特尔德尼城
亦作德勒德尼城。在今黑龙江省嘉荫县西北黑龙江岸。乾隆 《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图》: 文苏苏河口北有 “德勒德尼城”。清陈仪 《陈学士文集》 卷10萨布素传: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公别以舟师由黑龙江泝流而上,抵特尔德尼城,遇鄂罗斯舟八艘,见我师而遁,公追及之,宣上德意,降七十余人,送京”。
亦作德勒德尼城。在今黑龙江省嘉荫县西北黑龙江岸。乾隆 《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图》: 文苏苏河口北有 “德勒德尼城”。清陈仪 《陈学士文集》 卷10萨布素传: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公别以舟师由黑龙江泝流而上,抵特尔德尼城,遇鄂罗斯舟八艘,见我师而遁,公追及之,宣上德意,降七十余人,送京”。
在今西藏聂荣县东北查吾拉。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 《西藏志 · 外番》。
在今福建华安县西南四十里高安镇。《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 高安砦 “在府西北。元至元十八年,州人陈桂龙据此,乘高为险,人莫敢进。元将高兴以计焚其山,桂龙遯入畲洞”。
古称湖汉水。又名会昌江、东江。即今江西赣江东源。在江西省东南部。上游绵水源出赣、闽边境武夷山脉木马山。西南流至会昌县折向西北流,经于都县西流至赣州市汇章水合称赣江。《寰宇记》卷108虔州雩都县:贡水“
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洪州镇。民国时置县佐于此。在贵州省黎平县东部、洪州河东岸太华山下。面积301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洪州村,人口 3820。 因九江、安民、德顺三条小河于此汇流,长期受山
在今福建泉州市北门外清源山右峰南麓,位于羽仙岩罗山、武山之下。宋代罗山下有北斗殿,武山下有真君殿,建筑久圮。现仅存露天的老君石像一尊。坐式,高5.1米,宽7.3米,厚7.2米,由一块天然岩石略施雕琢而
或译作咭利。 即今英国。 名见清陈伦炯 《海国闻见录》。清谢清高 《海录》: “英吉利国即红毛番,在佛郎机西南对海。”
1923年析萨拉齐县置,属绥远特别区。治所在包头镇(今内蒙古包头市)。1926年改设包头县。1923年由萨拉齐县包头镇及五原、东胜、固阳三县析置,治包头镇(今内蒙古包头市城区)。1926年升县,隶绥远
即今江西赣县东北茅店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赣县东北有茅店墟。在江西省赣县中部、贡水下游。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茅店圩,人口 1300。宋初始有几家茅草店,故名茅
一作太清山。在今湖南石门县北,接澧县界。《清一统志·澧州一》:大清山“上有五老峰、老君岩、石室,又有琼瑶紫极宫,乃李凝阳得道之所。其麓为茹溪所绕”。
①在今河北深州市北。《方舆纪要》卷14深州: 紫金山在 “州北五十里,捍水堤故址也。岁久颓坏,惟存二阜,巉然屹立,俗呼为紫金山”。②在今山西侯马市东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41曲沃县: 紫金山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