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洲山
在今广东南海市北。《新唐书·地理志》广州南海县:“有灵洲山,在郁水中。”《寰宇记》卷157广州南海县:灵洲山,“《南越志》:肃连山西十二里有灵洲焉,其山平原弥望,层野极目”。《清一统志·广州府》:灵洲山,“《通志》:在(南海)县西北六十五里,一名灵峰山,俗名小金山,上有妙高台,郁水经其下”。
在今广东南海市北。《新唐书·地理志》广州南海县:“有灵洲山,在郁水中。”《寰宇记》卷157广州南海县:灵洲山,“《南越志》:肃连山西十二里有灵洲焉,其山平原弥望,层野极目”。《清一统志·广州府》:灵洲山,“《通志》:在(南海)县西北六十五里,一名灵峰山,俗名小金山,上有妙高台,郁水经其下”。
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南。清光绪 《畿辅通志》 卷65: 菜树岭 “在独石口东南一百八十里。山有二十洞,封禁开采”。
①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北八里王港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川沙县西北有“王家港”。②在今江苏东台市东北。清时有千总驻守。
唐天宝元年(742)改宕州置,治所在怀道县(今甘肃舟曲县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宕昌、舟曲等地。乾元元年(758)复改名宕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宕州置,治怀道县(今甘肃舟曲县西北)。辖境约相当今甘
古名宕渠水。在今四川东部,为嘉陵江一大支流。《寰宇记》 卷 136合州石镜县: 渠江水“在县北十五里。源自万顷池,分流经巴、达、渠、广安军等州界,至本州东北十里,与嘉陵汇合”。《方舆纪要》 卷 69
即今黑龙江省逊克县西南逊河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置,毕拉尔路鄂伦春协领驻此。
在今广西象州县西。清乾隆 《柳州府志》卷1: 狼村隘 “在城西四十里狼村塘前。两旁石山,中穿一径,为西乡要隘”。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西。清时为戍守要隘。
隋大业三年 (607) 改胜州置,治所在榆林县 (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辖境约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北部、呼和浩特市西部和托克托县地。唐贞观三年 (629) 改置胜州,天宝元年 (74
①秦置,属陈郡。治所在今河南柘城县北。《寰宇记》 卷12柘城县: “以邑有柘沟,以此名县。”西汉属淮阳国。东汉属陈国。西晋太康中废。②唐显庆三年 (658) 置,为柘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北与黑水西
吐蕃置,在今甘肃临潭县北境。《宋史·王韶传》:熙宁六年(1073), “韶图武胜, 使得顺将景思立分兵制敌于南路, 自南甲趋巩令城”。即此。在今甘肃省临潭县境。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王韶令景思立进
一曰白马强镇监军司。西夏置,治所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北吉兰泰盐池附近。元废。又作白马强镇监军司。西夏时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北巴颜吉兰泰附近。元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