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潢川县

潢川县

1913年改光州置,属河南汝阳道。治所即今河南潢川县。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东南部、淮河南侧。属信阳市。面积1600平方千米。人口78.7万。辖13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因潢河流贯县境,故名。汉置弋阳县,治今县城西,属汝南郡。三国魏置弋阳郡。北魏分置南、北二弋阳县,属光州弋阳郡。北齐二县合并,改置定城县,治今潢川县城;弋阳郡移治定城县。隋开皇初废弋阳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属弦州,贞观元年(627年)省,复属光州。太极元年(712年)光州治迁此。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改光州为蒋州,寻复名光州。明洪武初定城县省入光州,属汝宁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光州为直隶州。1913年废州置潢川县,属豫南道。因县城濒横水得名。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为潢川专区行署驻地。1952年属信阳专区,1969年属信阳地区,1998年属信阳市。地处大别山前岗地倾斜平原区中部。淮河经北界东流,潢河、白露河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全境。鲇鱼山灌区西干渠、泼河灌区东干渠纵贯全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棉花、油菜籽、芝麻为主,特产花木、甲鱼、“光州贡面”。工业有纺织、食品、电器、水轮机、建材等厂,华英集团为亚洲最大“樱桃谷鸭”养殖基地。京九、宁西二铁路在境内相交,106、312国道在县城交会。为豫东南交通枢纽。古迹有春秋黄国故城遗址、霸王台遗址。纪念地有潢川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


猜你喜欢

  • 大金川

    亦名金川河。藏名促浸。即今四川大渡河上游大金川。清康熙《皇舆全览图》:四川大渡河上游有大金川土司,土司以河名。(1)古地名。明金川寺演化禅师地,后分大、小金川。大金川,土语“促浸”。清雍正元年(172

  • 万石坝

    在今四川邛崃市东十五里。相传为西汉著名隐士严君平故里。清嘉庆《四川通志》卷56邛州:“严君平故里在州东十五里地名万石坝。”民国《邛崃县志》卷1:“城东北二十里童桥,一名万兴场。有万石坝,君平故里也。”

  • ①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兖州市西北。《春秋》: 隐公九年 (前714),“夏,城郎”。又庄公十年(前684),“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即此。清江永 《春秋地理考实》 谓隐九年所城之郎为 “鲁近郊之

  • 龙亢郡

    南朝梁普通六年(525)置,治所在龙亢城(今安徽怀远县西北龙亢镇)。辖境相当今安徽怀远县部分地。隋开皇初废。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置,治龙亢城(今安徽怀远县西北龙亢,东魏置龙亢县)。辖境相当今安徽

  • 大相国寺

    又名相国寺。在今河南开封市内。北齐天保六年(555)创修建国寺。后废为宅园。唐神龙初僧惠云重建。延和初,睿宗以旧封相王,改为相国寺。北宋至道中,太宗御题额改为大相国寺。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3:“

  • 夏盖山

    即今浙江上虞市东北二十二里夏驾山。宋《嘉泰会稽志》 卷9上虞县: 夏盖山 “在县 (治今丰惠镇) 北五十里。《旧经》 云: 山形如盖,因以为名”。明嘉靖三十五年 (1556),明军败倭寇于夏盖山,即此

  • 茨湖

    在今湖北老河口市东南。《宋史·高宗纪》: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金人犯汉南之茨湖,鄂州军士史俊登其舟,获一将,诸军继进,遂击却之。……金统军刘萼闻茨湖败,亦退师”。古湖名。在今湖北省老河口市

  • 锯山关

    明置,属阆中县。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五里蟠龙山后。《明 一统志》 卷68保宁府: 锯山关 “在府城北盘龙山,为汉沔要冲之路”。

  • 陉阳堡

    亦名陉阳店堡。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筑。在今河北满城县南三十五里陉阳驿乡。

  • 九龙桥

    即通济桥。在今江苏南京通济门外秦淮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