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庄集
即今山东泰安市西南满庄镇。清同治 《泰安县志》 卷2 《里社》: “满庄距城四十里。”
即今山东泰安市西南满庄镇。清同治 《泰安县志》 卷2 《里社》: “满庄距城四十里。”
在今广东韶关市西。隋建。俗称五祖寺,然非湖北黄梅之五祖。宋梁靖有《光运寺重建证其照寂大师塔碑记》。
西周、春秋小国,妘姓。在今山东临沂市北十五里鄅古城。《春秋》: 昭公十八年 (前 524),“六月,邾人入鄅”。杜注: “鄅国,今琅邪开阳县。”古国名。西周封国,妘姓。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北。《春秋》昭公
即今安徽望江县西北五十二里码头河。《方舆纪要》卷26望江县:马头河在“县北五十里。亦受大茗诸山之水。县西北四十里鸦滩之水,亦流汇焉。下流入武昌湖”。
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得石峰 “在左翼前旗西北六十里”。
元置,治所在今辽宁大连市甘井子区北南关岭。后废。
在今四川富顺县西北一里半。《舆地纪胜》卷167富顺监:马脑山“在监西,与凌云山相接,西北诸山惟此最高,下即中岩”。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3:玛脑山“横亘盘礴,半麓为中岩, 以北岩居左,澜岩在右,故名。
元至正二十六年 (1366) 朱元璋改杭州路置,治所在钱塘、仁和二县 (今浙江杭州市)。明初为浙江行省治,洪武九年 (1376) 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治。清为浙江省治。辖境相当今浙江杭州、海宁、余杭、富
即今贵州毕节市西南杨家湾镇。清同治《毕节县志稿》卷2:杨家湾在“城西八十里”。
在今广东惠州市城东北隅。《舆地纪胜》卷99惠州:东新桥“在郡之东江溪。绍圣三年,道士邓守安治作浮桥,东坡名之曰东新桥。有诗:‘不云二子劳,叹我捎腰犀’。盖二士造桥,予尝助施犀带”。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析好畤县置,属武功郡。治所在今陕西乾县西漠西乡。北周建德三年 (574) 属右扶风,省好畤县入莫西县。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好畤县,大业初又省入上宜县。古县名。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