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溪

清溪

①即今福建清流县之九龙溪。《方舆纪要》卷98清流县: 清溪 “在县城北。其上源即宁化县之大溪也。流经县西北高地岭,萦回五十里,澄清如练,南至县治西南,绕城环抱三折,经渔沧潭,下九龙滩入延平府永安县界”。

②又名大阳江。在今湖南东安县南。《方舆纪要》卷81东安县: 清溪 “源出县 (治今紫溪市镇) 西二十里之舜岭,经县西北,又绕流至县南,东流四十里入湘水”。

③在今广东英德市北。《舆地纪胜》 卷95英德府: 清溪 “在真阳县北六十里。岑水、曲江合流,至此而洑,盖山有三湾,水环山而潴,澄清可鉴。元祐间广帅蒋之奇作三湾亭诗”。

④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南宋陆游 《入蜀记》: “泊清水洞,洞极深,后门自山后出,但黮闇,水流其中,鲜能入者。” 《方舆纪要》 卷69巫山县: 清溪“在县东十里。陆游曰: 县有清水洞,极深幽,即此溪矣”。

⑤即今四川蓬安县南河舒河支流清溪河。《寰宇记》 卷139朗池县: 披衣山 “清溪水出焉”。《清一统志·顺庆府一》 引 《元一统志》: “在营山县西南五十里。源出披衣山,地名石洞,下至相如县瑞兴镇入嘉陵江。”

⑥亦名清水溪、沐源川。即今四川马边、沐川、犍为县境之马边河,为岷江支流。《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孝女碑 “在犍为清溪口杨洪山下”。

⑦在今四川长宁县南。《舆地纪胜》 卷166长宁军: 清溪 “出宁远砦泾滩之下, 中多水族如蛟之类”。《方舆纪要》 卷70长宁县: 清溪在 “县东七十里。其地有泾滩,山顶出泉,悬流为瀑布,高数丈。下有深潭,流为清溪。又东合于淯溪”。

⑧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南。《清一统志·丽江府》: 清溪 “即漾共江之上源也。有二源:一出东山,一出雪山,至县东东圆里合流,绕县治南,灌溉甚溥”。


猜你喜欢

  • 顾山镇

    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顾山镇。清乾隆三十三年 (1768) 置巡司于此。在江苏省江阴市东南部。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顾山,人口6700。明以前称顾山市,以山得名。1949年为顾山镇,

  • 福昌宫

    隋置,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隋书·地理志》 河南郡宜阳县: “有福昌宫。”唐福昌县即以此宫为名。

  • 渠坝堡

    明成化四年 (1468) 置,属泸州卫。在今四川纳溪县南渠坝乡。《方舆纪要》 卷72泸州卫 “江门堡” 条内: “渠坝堡在卫西北百八十里,即纳溪县之渠坝驿也。……分拨卫兵戍守。”

  • 圉城县

    ①北魏景明后改圉县置,属陈留郡。治所即今河南杞县西南五十里圉镇。孝昌四年 (528)属阳夏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 (586) 复置,属汴州。大业初属梁郡。唐初属杞州,贞观元年 (627)废。②南朝梁置

  • 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

    元初置临安广西道宣抚司,至顺二年 (1331) 升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属云南行省。于建水州 (即今云南建水县) 置司。领临安路、广西路、元江路及和泥路、彻里路。辖境约当今云南师宗、弥勒

  • 杨梅坦

    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27池州府贵池县:杨梅坦“在府西九十里石岭镇。其地多杨梅,唐置杨梅馆,宋改曰驿,今废”。

  • 建子门

    即汉长安城北面中门厨城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六村堡乡曹家堡西。王莽时改名建子门。

  • 枋堰

    一名枋头。东汉建安九年 (204) 曹操修筑,在今河南浚县西南五十六里前枋城村。《水经·淇水注》: “淇水又南,历枋堰。……魏武王于水口,下大坊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

  • 下饶

    即今广东饶平县西北三饶镇。《明史·地理志》饶平县:“成化十二年十月以海阳县三饶地置,治下饶。”

  • 刘备墓

    史称惠陵。在今四川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之正殿(刘备殿)西侧。《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章武三年(223)四月,“先主(刘备)殂于永安宫(在今重庆奉节县城)。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八月,“葬惠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