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泉镇

清泉镇

金置,属三水县。在今陕西旬邑县东南。


(1)在湖北省浠水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60平方千米。人口20万。镇人民政府驻清泉,人口8.8万。清代称丽文镇,民国时改丽拱镇,后因有一清泉改今名。1949年名城关镇,属云路区。1950年设城关乡,1951年改城关区,1958年改城关镇。1982年改今名。2001年麻桥乡及余堰、三店二乡部分并入。地处浠水河两岸。主产稻、小麦、油菜籽,盛产淡水鱼、茶叶。有机械、轻工、化工、食品等厂。京九铁路及罗兰、黄标、浠大、浠英公路会此。古迹有宋文庙等。(2)在湖南省桂东县东北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地圩,人口830。境内有清泉河,镇因河名。1950年设大地乡。1953年划归江西省遂川县,1957年复属桂东县。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为乡,1993年改镇。主产稻,盛产茶叶、金橘。铜锣村的“玲珑茶”为“湖南八大名茶”之一。有缝纫、制茶、竹木制品等厂。为桂东、遂川二县边境重要集市。有公路与桂遂公路相接。(3)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东南部。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廖家场,人口2000。为成都附近著名的“东山五场”之一。取“掘新井引清泉”之意命名。1951年为金堂县太平乡,1958年为太平公社,1983年分置清泉乡、清泉镇。1985年乡并入镇。盛产柑橘。特产辣椒、生姜。有养殖、农机、建材等业。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清金公路经此。(4)在四川省安县东南部。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清泉,人口5000。以境内泉水沟之水清澈见底得名。1950年设河清乡,1959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为清泉公社,1983年复改乡。2000年撤乡建镇。产蚕茧、生猪、畜禽、蔬菜等。绵阳清泉联合奶牛场驻此。有粮油加工、生猪屠宰及加工、运输、建材等企业。谭秀公路经此。(5)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东南部。面积123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清泉寺,人口480。因清康熙二年(1663年)所建清泉寺得名。1949年设清泉乡,1958年设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7年设镇。产谷子、黍、玉米等。有农机站、陶瓷厂。为榆林、米脂、佳县交界处农贸集市。有公路通西包公路。(6)在甘肃省山丹县中部。面积380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西街村,人口 2150。镇以境内清泉河得名。民国初为草湖区,后改为一区。1938年撤区析设富源乡、龙峰镇。1949年撤乡镇改设龙泉区。1955年设城关、城北两乡。1958年合并建红旗公社,同年底改名为城北公社。1962年析置西湖、城北二公社,1965年二公社合并建清泉公社。1983年改乡,1998年置镇。主产粮食。有机砖、水泥、机修等厂。兰新铁路、312国道经此。古迹有四坝滩新文化遗址、王家享堂、土佛寺遗迹、汉长城等。


猜你喜欢

  • 伊尔库鲁噶珊

    又作依勒枯鲁。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耶拉布加地方。明为亦儿古里卫,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下游东岸有“衣勒枯鲁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吉林通志》卷17:混

  • 全子湖

    即泉子湖。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宋史·瀛国公传》:南宋咸淳十年(1274),元伯颜攻郢州,“郢州副都统赵文义追战全子湖死”。

  • 蒲津

    即蒲阪津。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与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之间黄河上。《北齐书·神武帝纪》: 东魏天平元年 (534),高欢 “于蒲津西岸筑城,守华州”。即此。又称蒲坂津。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西蒲州镇黄河岸边。为古

  • 干安府

    又作父安府。明永乐五年(1407)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衙仪县(今越南中部义静省宜春)。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大部分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 光禄塞

    亦名光禄城。西汉太初三年(前102)光禄勋徐自为建,因名。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明安乡小召门梁古城。《汉书·地理志》五原郡稒阳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匈奴传》:甘露三年(前51),“(呼韩

  • 金江市

    即今海南省澄迈县治 (金江镇)。1903年《广东省全图》: 海南岛澄迈县西南有金江市。1950年澄迈县迁治于此。

  • 乌扎拉部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宏格力河口附近。清乾隆《皇清开国方略》卷17:天聪七年(1633)正月乙卯,“征乌扎拉部师还”。即此。光绪十一年(1885)曹廷杰奉命调查沙皇俄国占领区曾至此

  • 怀安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南怀安镇。宣德后属万全都司。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为怀安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于故怀安县置,治今河北省怀安县东南怀安城。

  • 石城

    ①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北五十里石城镇。《方舆纪要》卷42黎城县:石城“旧传石勒筑此以贮谷,因名”。②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或蒙古国南戈壁省境。《方舆纪要》卷63甘肃镇:石城“在居延城北。正统初,蒙古阿鲁台

  • 郅居水

    今蒙古国色楞格河。《汉书·匈奴传》:征和三年 (前90),汉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等率军十四万余三道出击匈奴,“单于闻汉兵大出,悉遣其辎重徙赵信城,北抵郅居水。…… (贰师) 欲深入要功,遂北至郅居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