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涟口

涟口

又作连口。即今江苏涟水县。《南齐书·魏虏传》: “虏遣军袭涟口,东海太守郑延祉弃西城走,东城犹固守。”


又作连口。在今江苏省涟水县东,古涟水入淮之口。为北东海郡治。北魏太和四年(480年)元泰攻宋,出兵于此。《南齐书·桓康传》:建元四年(482年),“以康为持节、督青冀二州……北徐之东海涟口戍诸军事、青冀二州刺史”。


猜你喜欢

  • 南木林宗

    即今西藏南木林县。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南木林宗。1960 年与拉布谿、甲错谿、领噶尔谿合并设南木林县。“南木林”,藏语意为全胜洲。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南木林。1960年乌郁、甲错、

  • 安邦海口

    在今越南东北部广宁省鸿基市南下龙湾。《元史·安南传》: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镇南王征安南,“(陈)日烜至安邦海口,弃其舟楫甲杖, 走匿山林”。

  • 太平天国侍王府

    在今浙江金华市酒坊巷,是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在浙江的指挥所。李世贤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忠王李秀成的堂弟。侍王府是李世贤于1861年攻克金华后修建的,分东、西两院,东院有照壁、大殿(议事厅)、穿堂、二

  • 柘木场

    在今四川天全县西。《方舆纪要》 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 “碉门砦” 条下: “又西有柘木场,亦要口也。明初重茶市。洪武五年,命左都督徐增寿曰: 碉门拒河西口,道路狭隘,跋涉艰难,市马数少。闻自碉门出柘

  • 阿坝

    明、清松潘县黄胜关外上中下三阿坝部落合称。在今四川阿坝县境。阿坝,藏语意为“阿里人居住的地方”。清嘉庆《四川通志》卷90雍正元年(1723)四川提督岳钟琪等“由黄胜关出口剿抚十二部落,招安阿坝、郎(隋

  • 石门岭

    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9象州:“石门岭在州东南十里。”

  • 河池县

    ①西汉置,属武都郡。治所即今甘肃徽县西北银杏树乡。《元和志》 卷22河池县: “一名仇池。按仇池山本名仇维山,上有池,似覆壶,有瀑布,其县因山为名。山在成州界,去县稍远,今县所处,谓之河池川,故取以为

  • 烟草峰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南七十里烟峰乡。《方舆纪要》 卷73马湖府屏山县 “新乡镇” 条内: “又于烟草峰设守备司,以资弹压。”

  • 灵芝镇

    北宋置,属贵池县。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南三十五里灵芝村。北连梅根,东通青阳。(1)古镇名。宋置,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2)今镇名。在山西省寿阳县东部。面积218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

  • 佛手崖

    一名仙人洞。在今江西庐山牯岭西北。清宣统补刊《庐山志》:庐山“升仙台东北数百武为佛手崖”,并引桑乔《庐山疏》:“崖石参差如人手,故名佛手。高深可三数丈。苍崖翠壁,嶻嵲数十百寻,下临无地,一径萦纡,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