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县
①1913年改济宁州置,为山东济宁道治。治所即今济宁市。1925年为兖济道治。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8年析置济宁市。1983年撤销并入济宁市。
②1946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济宁县南部析置,治马房屯 (今山东济宁市西南马房屯)。1949年撤销,并入嘉祥县。
旧县名。1913年由济宁州改置,治今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1949年并入嘉祥县,1950年复置济宁县。1958年再撤销,并入济宁市及微山县。1965年恢复济宁县。1983年又撤,改设济宁市郊区。
①1913年改济宁州置,为山东济宁道治。治所即今济宁市。1925年为兖济道治。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8年析置济宁市。1983年撤销并入济宁市。
②1946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济宁县南部析置,治马房屯 (今山东济宁市西南马房屯)。1949年撤销,并入嘉祥县。
旧县名。1913年由济宁州改置,治今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1949年并入嘉祥县,1950年复置济宁县。1958年再撤销,并入济宁市及微山县。1965年恢复济宁县。1983年又撤,改设济宁市郊区。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唐樊绰《蛮书》 卷5: 蒙舍川 “又有大池,周回数十里,多鱼及菱芡之属”。唐代由阳江曲回圩积为湖,称蒙舍池。今已不存。
北宋置,属安化县。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北怀安乡。金改为怀安镇。
南朝梁置,治所在今江苏高邮市境。隋开皇初废。
又作南阳铺。在今广东澄海市西北十里。清有千总驻防。
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北月里镇巴峨村。《清一统志·庆远府》:岊峨砦“在南丹土州北一百二十里,与泗城府接界,为州要隘”。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改夷陵州置,属湖北省。治所在东湖县 (今湖北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市和宜昌、长阳、兴山、巴东、秭归、五峰、鹤峰等县及神农架林区地。1912年废。清雍正十三年(1735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隆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西北部。贞观元年(627)废。
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仁德府置寻甸军民府,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三里中古城。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寻甸军民府:“蛮名新丁,又名寻甸部,讹为仁地,又为仁德部。蒙氏因名寻甸,段
在今湖南溆浦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81溆浦县: “据老寨在县南四十里。又南十里有桶溪隘……皆设险处。”
明洪武三年 (1370) 降冠州置,属东昌府。治所即今山东冠县。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在山东省西部边境,西与河北省相邻。属聊城市。面积1152平方千米。人口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