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浈阳峡

浈阳峡

一名皋石山。在今广东英德市南十五里。《艺文类聚》 卷6引王韶之 《始兴记》: “梁、鲜二水口下流有浈阳峡,长二十余里。山岭纡郁,丛流曲勃。” 《水经· 溱水注》: “溱水又西南,历皋口、太尉二山之间,是曰浈阳峡。两岸杰秀,壁立亏天。昔尝凿石架阁,令两岸相接,以拒徐道覆。”


即“盲仔峡”。


猜你喜欢

  • 三赕

    又称样渠头甸。宋大理置,属善巨郡。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通安州。大理置,治今云南省丽江市。属善巨郡。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通安州。

  • 景山

    ①明万岁山。俗称煤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 改为景山。即今北京故宫神武门北之景山。《大清会典· 内务府·奉宸苑》: “紫禁城之北曰景山。” 乾隆十六年 (1751),在景山五峰上建亭子,中峰最高名

  • 海剌都堡

    明成化四年 (1468) 于天都砦建城,属固原州。即今宁夏海原县。清乾隆十四年(1749) 移盐茶同知驻此。同治十二年 (1873) 改置海城县。

  • 寺头镇

    ①即今江苏无锡市北十里寺头村。因有保宁寺而得名。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无锡县图:北有寺头镇。②即寺前镇。今陕西澄城县东南四十里寺前镇。在山东省临朐县西部。面积153.6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

  • 苏巴什驿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南苏巴什。宣统《新疆图志》卷80吐鲁番厅:“自托克逊驿偏南九十里苏巴什驿。”

  • 崔黄口

    即今天津市武清县东北四十一里崔黄口镇。道通宝坻县。清康熙年间设汛守备于此,后又设把总驻此。

  • 治城

    ①十六国前凉张氏筑,在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北崔家庄附近。《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六年 (429),西秦 “南安太守翟承伯等据罕幵谷以应河西, 暮末击破之, 进至治城”。八年 (43

  • 张店镇

    ①金置,属平陆县。在今山西平陆县北张店镇。②金置,属淄川县。今为山东淄博市驻地。(1)在山西省屯留县西部。面积294.4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张店,人口 1820。因姓氏得名。1949年

  • 鱼梁

    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南。《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宝元年(550年),高州刺史李迁仕,“遣主帅杜平虏将兵入灨石,城鱼梁以逼南康”,即此。

  • 茶陵县

    西汉武帝封长沙王子刘訢为侯国,后改为县,属长沙国。治所在今湖南茶陵县东七十里古城营。东汉属长沙郡。三国吴属湘东郡。隋废。唐圣历元年 (698) 复置,属衡州。移治今茶陵县。南宋绍兴九年 (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