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洭水

洭水

又名湟水、洸水。即今广东英德市西南连江。《汉书·地理志》 桂阳郡含洭县注: “应劭曰:“洭水所出,东北入沅。” 《水经·洭水注》: “洭水又径阳山县南……洭水又径含洭县西……洭水出 (洭浦) 关右合溱水,谓之洭口。《山海经》 谓之湟水。徐广曰: 湟水一名洭水,出桂阳,通四会,亦曰漼水也。”


古水名。又作汇水。即今广东省连江。后又将今英德至清远二市间一段北江称洭水。《水经注·洭水》:“洭水出桂阳县……南出洭浦关为桂水……《山海经》谓之湟水。徐广曰:湟水一名洭水,出桂阳,通四会,亦曰漼水……桂水其别名也。”参见“汇水”。


猜你喜欢

  • 通江埠

    即今黑龙江省望奎县南通江乡。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黑龙江望奎县: “县属通江埠,距县市四十五里,兰西一百里,在呼兰河右岸。”

  • 新镇河

    即今四川马边、沐川、犍为县境之马边河。《清史稿·地理志》 马边厅: “清水溪一名新镇河,源出凉山蛮界,径厅南,折北转东,过沐川司入犍为。”

  • 插汉脑儿

    即长水海子。今内蒙古阿巴嘎旗南查干诺尔。明 《蓟镇边防》: “插汉脑儿即白海子,在宣府大青山后,宣边相去尚有六百余里。此处原有长水海子、苦水海子二处,夷人因长水海子四望平沙,遂名插汉脑儿。”

  • 杨柳桥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马希广遣“步军指挥使韩礼将二千人屯杨柳桥,扼栅路”。即此。在今湖南省长沙市西。《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年),楚马希萼攻潭州,军湘西

  • 别叠里达坂

    亦作别牒里。在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河源附近与吉尔吉斯斯坦分界处。清光绪十年(1884)不平等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规定:“自别牒里山豁起,往南顺天山岭,至图永苏约克山豁为止。”

  • 安边堡

    ①北宋置,属镇戎军。在今宁夏固原县南五十里大湾乡武家坪。熙宁四年(1071)废,五年于此置张义堡。②在今四川高县北。《方舆纪要》卷70高县:安边堡“在县城北。《志》云:其地当兴、珙、筠三县之要道。永乐

  • 菏水

    即济水分流。《禹贡》: “浮于淮、泗,达于菏。”据 《水经· 泗水注》: 菏水自菏泽分流,东南经今山东巨野、金乡、济宁入于泗水。其水今湮。古水名。又称荷水。分东西二段:东段自今山东省定陶县北分古济水东

  • 任山河

    即今宁夏彭阳县西四十里任山河村。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四军与马鸿逵部第十一军在此激战,拉开了解放宁夏的序幕。1955年在此建任山河烈士陵园。

  • 南海卫

    明置,属广东都司。治所在今广东东莞市城区南。《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 南海卫 “在东莞县治南。洪武十四年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治今广东省东莞市。清雍正三年(1725年)废。

  • 封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封州置,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慰司。治所在封川县 (今广东封开县东南封川镇)。辖境相当今广东封开县地。十九年(1282) 复为封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封州置,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