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泾县

泾县

①西汉置,属鄣郡。治所在今安徽泾县西青弋江西岸。以泾水为名。元封二年 (前109) 属丹阳郡。西晋属宣城郡。唐武德三年 (620) 于县置猷州;八年 (625) 州废,仍属宣州。南宋属宁国府,嘉定三年 (1210) 移治溪东留村。元至元十三年 (1276)移治今泾县,属宁国路。明属宁国府。民国初属安徽芜湖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②1913年降泾州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泾川县。因与安徽泾县重名,1914年改名泾川县。


(1)旧县名。1913年由泾川直隶州改置,治今甘肃省泾川县城关镇。因与安徽省泾县重复,1914年更名泾川县。(2)今县名。在安徽省境南部、青弋江中游。属宣城市。面积 2054 平方千米。人口35.9万。辖11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泾川镇。西汉置泾县,以泾水(青弋江)为名,治今上坊,属丹阳郡。西晋属宣城郡。隋属宣州。南宋移治今留村,属宁国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移治今泾川镇,属宁国路。明、清属宁国府。1914年属芜湖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南行署区宣城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80年属宣城地区,2001年属宣城市。地处皖南山地北部。青弋江由西南向东北流贯中部。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自然植被属常绿阔叶林带。森林覆盖率63%。主要有松、杉、檫、檀、毛竹等。珍稀动物有扬子鳄、梅花鹿、云豹。农产有稻、小麦、油菜籽、豆类、蚕茧、苎麻。为重点产茶县,有涌溪火青、提奎、特尖等名茶。特产琴鱼、冬笋、香菇。有铁、煤、钨、大理石、石灰石等矿。有电力、电机、造纸、建材、酿酒、食品等厂。宣纸、宣笔为传统名产。205国道纵贯县境,还有宣泾、泾厚等公路。名胜古迹有桃花潭、查济明清古民居建筑群、水西双塔、宝胜寺、琴溪古宣州窑址和琴高山摩崖石刻。有岩潭扬子鳄保护区。纪念地有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茂林奎山革命烈士墓、王稼祥故居。


猜你喜欢

  • 大海寺

    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四十里。《资治通鉴》:隋大业十二年(616),荥阳通守张须陀攻瓦岗军,李密“分兵千余人伏于大海寺北林间”,须陀兵败,战死于此。

  • 太平县

    ①北魏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孝昌中废。北齐复置,属长宁郡。北周废。②西魏改永宁县置,属义川郡。治所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南。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咸宁县。③北周改泰平县置,属平阳郡。治所在今

  • 栈道

    亦称 “栈阁”、“阁道”。我国古代在今陕、甘、川、滇诸省境内山岩险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是当时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战国时开始修建。《战国策·秦策》: “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汉书·张良传

  • 铜官浦

    一作铜官渚。即今湖南望城县北二十里铜官山下铜官镇。《水经·湘水注》: “湘水右岸铜官浦出焉。” 即此。

  • 童山

    ①在今河北新乐市北。《方舆纪要》 卷14新乐县: 童山在 “县 (按: 在今新乐市承安镇) 西北二十里,一名见龙山,高数十仞,绵亘数里,下有小溪潆带,流入沙河”。②一名同山。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同山。《隋

  • 大理水

    亦名大力川、平水。在今陕西省北部,为无定河支流。源出靖边县东南,东流经子洲县南,至绥德县入无定河。《寰宇记》卷38绥洲废龙泉县:“长城,一在州西一十五里大力川。”《宋史·夏国传》:大中祥符三年(101

  • 斡朵怜万户府

    元初置,属女直水达达路。治所斡朵怜 (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马大屯)。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中下游西岸一带。明改置斡朵伦卫。元置,治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牡丹江入松花江河口西岸马大屯。明永乐十一年(14

  • 圣钟镇

    北宋置,属江津县。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八十里。

  • 北郦县

    北魏置,属东恒农郡。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西北。北周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内乡县西北。属东恒农郡。北周废。

  • 阿月部

    又作牙部、阿雅部。宋大理置,为教合三部之一,属最宁府。在今云南马关县西六十八里八寨镇。元代属临安等处宣慰司。明代置八寨长官司,后为教化三部长官司副长官驻地。清代废为永平里,属开化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