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西务

河西务

即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北河西务镇。自元以来为漕运要镇。《元史· 百官志》: 至元二十四年(1287),“自京畿运司分立都漕运司,于河西务置总司,分司临清”。同书 《食货志》: 至元二十五年 (1288) 于河西务置漕运司,“领接海道运粮”。又明蒋一葵 《长安客话》 卷6: 河西务 “漕渠之咽喉也。江南漕艘毕从此入。……两涯旅店丛集,居积百货,为京东第一镇。户部分司于此榷税”。隆庆六年 (1572) 筑城。清设管河同知及巡司于此。


即今天津市武清区西北河西务。地处运河西岸,自元以后,为至京师漕运要途。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置漕运司于此,领接运海道粮事。至元十三年至至正前,曾为漷州治。明置户部分司、巡检司,隆庆四年(1570年)筑城,周二里余。清设游击、管河主簿及巡检司于此。商民攒聚,舟船辐辏。


猜你喜欢

  • 盘口镇

    即今甘肃泾川县南三十里黑河乡。《清一统志·泾州二》: 盘口镇 “有市”。

  • 太傅井

    在今湖南长沙市天心区太平街太傅里贾谊故宅内。《水经·湘水注》:贾谊宅“中有一井,是谊所凿,极小而深,上敛下大,其状似壶”。唐杜甫有“长怀贾谊井依然”的诗句。

  • 得汉城

    南宋淳祐间建,以抗御蒙元。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永安乡西北得汉山 (得汉城山) 上。《元史·杨大渊传》: 至元元年 (1264),“大渊谍知宋总统祁昌由间道运粮入得汉城,并欲迁其郡守向良及官吏亲属于内地…

  • 铁塔

    又称祐国寺塔。在今河南开封市区内东北隅。明李濂 《汴京遗迹志》 卷4: “宋仁宗庆历中,开宝寺灵感塔毁,乃于上方院建铁色琉璃砖塔。八角十三层,高三百六十尺。俗称铁塔寺。” 明 《如梦录》: “层层俱有

  • 烂溪

    ①即今江苏吴江市南之烂溪塘水。《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吴江县: 烂溪 “在县西南四十里。北接莺脰湖,南受嘉兴、崇德、桐乡诸港之水,经湖州府之乌湖,分为东西二溪,流数里复合,引而东北,汇诸湖荡之水,俱

  • 刘林台

    俗名皇娘娘台。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五里金羊乡宋家园村。清乾隆《五凉全志·武威县志》:刘林台“城西北五里。相传窦融筑,旧名窦融台。明洪武初百户刘林战死台下,人重其节,改今名”。

  • 渌埠镇

    清置,属东安县。即今湖南东安县南二十二里渌埠头乡。

  • 龙镇山

    亦名三台山。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9来宾县:龙镇山在“县北一里。是县之主山”。

  • 大苦水

    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西北。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16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旗东境有泽曰大苦水,南直甘肃张掖边外。大苦水之东有二泽:曰骗马湖,湖东南有泽曰沙枣湖,亦曰沙枣泉,在肃州东北二百三十里,金塔寺

  • 松溉镇

    即今四川永川市南松溉镇。清光绪 《永川县志》 卷3: 松溉镇在 “县南九十里。水陆通衢,历朝旧镇。街市断续至两路口十里,贸民数百家。商贾骈集,百货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