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卫
①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老城。辖境相当今辽宁沈阳、抚顺等市地。天启元年(1621)地入后金废。
②明永乐七年(1409)置,寄治在长治县(今山西长治市)。后废。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一说三十一年)改沈阳路置,治今辽宁省沈阳市。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天启元年(1621年)地入后金,后废。
①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老城。辖境相当今辽宁沈阳、抚顺等市地。天启元年(1621)地入后金废。
②明永乐七年(1409)置,寄治在长治县(今山西长治市)。后废。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一说三十一年)改沈阳路置,治今辽宁省沈阳市。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天启元年(1621年)地入后金,后废。
明洪武十年 (1377) 降容州置,属梧州府。治所即今广西容县。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南与广东省相接。属玉林市。面积2257平方千米。人口76万。辖12镇、
亦名火峰砦。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火峰山寨“其地有火烽,据险置寨,因名。明初,汤和伐蜀,克归州,取火烽山砦。即此”。
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北。《寰宇记》 卷167吴川县: 招义山 “在废 (幹水) 县西北二里。《图经》云: 昔有潭氏招义于此山聚会以讨儋耳,因此为名”。《方舆纪要》 卷104石城县: 招义山,“ 《志》 云
在今福建龙岩市西。《方舆纪要》卷99龙岩县:龙门硿桥“在县西十里。道通上杭”。
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北胡。东汉改为安城侯国。
明置,属宁夏左屯卫。在今宁夏贺兰县东北王澄村。明嘉靖《宁夏新志》卷1:王澄堡“有仓场”。《方舆纪要》卷62宁夏镇“潘阳堡”条下:王澄堡“在镇东北三十五里, 自堡而东北,又有张政、魏政二堡,俱属宁夏左屯
北宋置,属通远军宁远寨。在今甘肃武山县西二十里广吴山下。元丰五年(1082)废。
在今四川会东县东。《方舆纪要》 卷74会川卫 “葛砧山” 条下: “密勒山在卫东二百里。产银矿。宣德五年置银场,遣官开采,以云南官兵充矿夫,寻罢。”
①在今江西金溪县西。《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金溪县: 洛城在 “县西四十里。梁末周迪起兵临川时所筑也”。②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1眉州“裴城” 条内: “州治东北二里有洛城。相传后汉
①即今湖北仙桃市东南四十八里何场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沔阳州(治今沔城镇)东有何家场。②即今四川仁寿县东南禾加镇。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3仁寿县:何家场“在县东一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