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江州置,治所在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瑞昌、彭泽、湖口、德安等市县地。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改置九江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江州为路,治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市)。属江西行省。辖境相当今江西省九江、瑞昌、德安、湖口、彭泽等市县地。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为九江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江州置,治所在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瑞昌、彭泽、湖口、德安等市县地。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改置九江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江州为路,治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市)。属江西行省。辖境相当今江西省九江、瑞昌、德安、湖口、彭泽等市县地。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为九江府。
即伊是。战国赵地,在今山西安泽县南。即“伊是”。
在今河南光山县东南。明洪武七年(1374)于此置巡司。万历中移于长潭驿。在江苏省东海县中部略偏西,西临西双湖水库,跨陇海铁路。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9.3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牛山,人口
即今河北沧县西北五十六里杜生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献县图:东北有杜生铺。
在今湖南祁东县东二十里。《明史·地理志》 永州府祁阳县: “东北有湘江市巡检司,后移于县东北之排山。” 即此。《方舆纪要》 卷81祁阳县“白水市” 条下: “ 《会典》: 县有排山驿。嘉靖十七年,以道
明正德十六年(1521)置,属芒部府。治所在今云南彝良县东北九十四里果稠。嘉靖五年(1526)属镇雄军民府。清初废。
唐至德二载 (757) 改安京县置,属宁越郡。治所在今广西钦州市北小董西。北宋开宝五年(972) 改为安京县。古县名。唐至德二载(757年)改安京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北小董西。属宁越郡、钦州
即故安平城。在今河南柘城县西南三十六里安平乡。《水经·阴沟水注》:“水又东径安平县故城北。”即此。
在今江西宜丰县北。《清一统志·瑞州府》:大姑岭“在新昌县北八十里,与八叠山相连。高二百丈,周三十里”。岭下有镇。
①又名巴山、临川山。在今江西崇仁县西南。清光绪 《江西通志》 卷52抚州府: 相山,本名临川山,南宋“绍兴中,县令孙懋避 (栾) 巴讳,以巴尝迁沛相,改今名”。②在今安徽淮北市西北。相传东汉桓谭曾藏书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属巴西郡。治所即今四川平昌县。《寰宇记》卷139巴州曾口县:平州县“因县界平州水为名”。南朝宋改为平周县。梁普通六年(525)复改为平州县。北周改为同昌县。②东晋侨置,属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