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汝城县

汝城县

东晋升平二年(358)分晋宁县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湖南汝城县南十五里城郭村。南朝陈改为卢阳县。唐天宝元年(724)改义昌县,五代唐改郴义县,北宋改桂阳县。1913年复名汝城县,后属湖南衡阳道。治所即今汝城县。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湖南省东南部,与广东省、江西省交界。属郴州市。面积2 424平方千米。人口35.7万。辖8镇15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为郴县地。东汉为汉宁县地。三国吴为阳安县地。西晋为晋宁县地。东晋升平二年(358年)分晋宁县置汝城县,治今县城南7.5千米城郭村,属桂阳郡。南朝陈天嘉元年(560年)改为卢阳县,为卢阳郡治,郡、县同治于今城郭村。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义昌县,治所迁今县城南2.5千米城头寨,属桂阳郡。乾元初属郴州。五代楚改名郴义县。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名桂阳县,三年迁治今城关镇。元属郴州路。明属郴州。清属郴州直隶州。1913年复名汝城县。1914年属衡阳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郴县专区,1951年属郴州专区,1952年属湘南行政区。1954年复属郴县专区。1959年与桂东县合并置汝桂县。1960年属郴州专区。1961年恢复汝城县。1968年属郴州地区,1994年属郴州市。地处南岭山地东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为省用材林基地之一。林产以松、杉、油茶、楠竹为主,并产有油茶、油桐、松脂、棕片、竹笋、香菇等。农产有稻、甘薯、玉米、油菜籽。矿产有煤、铁、钨、钼、铜、锌、石灰石等。工业有水泥、农机、棉织、造纸、酿酒、石灰石及藤木制品等厂。有106国道和汝嘉、汝崇等干线公路。名胜古迹有上古寨、连珠岩、文塔和汝城县故城遗址。纪念地有湘南暴动策划地储能学校(今城关中学)。


猜你喜欢

  • 落马涧

    一名南涧。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寰宇记》 卷90升州江宁县: 落马涧 “在县东南五里,水下秦淮,宋武陵王讨凶劭,斩劭,余军处涧而死,水为之溢,因名焉”。《明一统志》 谓之跃马涧。

  • 归仁里

    在今云南马关县东南三十六里都龙镇。清兵自马白关出兵抗法,收复我国失地,光绪十五年(1889)置,属安平厅。

  • 石壁岭

    在今福建宁德市西北。明嘉靖《福宁州志》卷2《山川》宁德县:石壁岭“在四都,与石钟山相连,上有石壁峭拔,盖岭之最高者也”。《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宁德县:石壁岭在“县北十里。嘉靖三十五年官军击倭贼于此,

  • 永福陵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崖山。《清一统志·广州府》:永福陵,“《旧志》:张世杰葬端宗于此”。

  • 朱吾县

    西汉置,属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美丽附近。南朝地入林邑,废。隋大业元年(605)复置,属荡州。三年(607)属比景郡。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越南广平省美丽附近。属日南郡。三国吴为日南郡治。晋

  • 龙虎关

    ①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本名镇峡关。清光绪《湖南通志》卷29引《县志》:“明末总兵曹志建驻此,更名龙虎关。”②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北七十里龙虎村。《清一统志·平乐府》:龙虎关,“《旧志》:今龙虎关即

  • 遂城山

    即龙山。在今河北徐水县西五十里。《寰宇记》 卷68威虏军遂城县: 遂城山 “旧名龙山,在县西二十五里,《括地图》 云: 其山往往有仙人游龙翔集,天宝七年敕改为遂城山”。

  • 匹袍洞

    在今湖南汝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0桂阳州“泗洲镇”条下:“又匹袍洞,亦在州(今桂阳县)东百里,接桂阳县界,亦与江西连境。洞本上犹县所辖,宏治中,‘贼党’负固于此。正德十六年,官兵讨平之。”

  • 辰水

    ①亦名辰溪。又名锦江。在今湖南辰溪县西南。武陵五溪之一。《汉书·地理志》武陵郡辰阳:“三山谷,辰水所出,南入沅。”《水经·沅水注》:“沅水又东径辰阳县南,东合辰水。水出县三山谷,东南流独母水注之。水源

  • 青城宫

    隋建,为东都洛阳禁苑诸宫之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资治通鉴》: 唐武德三年 (620) 八月,“ (王) 世充阵于青城宫,秦王 (李) 世民亦置阵当之”。胡三省注: “青城宫在禁苑中,谷、洛二水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