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永春县为直隶州,属福建省。治所在永春县(今福建永春县)。辖境相当今福建永春、德化、大田等县地。1913年废,改本州为永春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永春县为直隶州,割泉州府之德化、延平府之大田属之,治永春县(今属福建)。属福建省。辖境相当今福建省永春、德化、大田等县地。1913年废,改州为永春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永春县为直隶州,属福建省。治所在永春县(今福建永春县)。辖境相当今福建永春、德化、大田等县地。1913年废,改本州为永春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永春县为直隶州,割泉州府之德化、延平府之大田属之,治永春县(今属福建)。属福建省。辖境相当今福建省永春、德化、大田等县地。1913年废,改州为永春县。
①一名小峨嵋山。在今河南郏县西北三十五里。《清一统志·汝州》: 小峨眉山 “相传宋苏轼在汝州见之,以其形类蜀之峨嵋,故名”。元至正中建三苏祠于山上。②亦作蛾嵋山。在今广西崇左县东。《清 一统志·太平府
东汉析东缗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嘉祥县南四十里阿城埠。以县西北金乡山得名。西晋属高平国。南朝宋属高平郡。北魏移治东缗县城(今金乡县)。隋属济阴郡。唐属兖州。五代属济州。元属济宁路。明属兖州府。清
①即桃李镇。今江苏东海县西桃林镇。②即今山东诸城市东南六十里桃林乡。明初置巡司于此。③一名土门镇。即今湖南临湘市南三十里桃林镇。明、清置巡司于此。(1)在江苏省东海县西南部,西与山东省接壤。面积153
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南五里鄱江北岸。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2饶州府鄱阳县: “东路出东门,过板桥,七里至黄龙庙。” 清设黄龙庙汛。
即今广东罗定市东南三十里围底镇。明万历《广东通志》卷62:罗定州有围底墟。
北宋置,属剑浦县。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北。《元丰九域志》卷9南剑州:剑浦县有汾常茶焙。
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南。《清一统志·广州府》:五桂山“俗名五鬼山, 岩壑瀑布, 与罗浮争胜。山左有大小花园,产异花甚多。其阳产神仙茶”。
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峡山镇。清乾隆元年(1736) 移吉安巡司驻此。
即今山西左权县东南麻田镇。《清一统志·辽州》 “长城镇” 条下: 麻田镇 “在州南”。为1937—1942年间八路军总部所在地。(1)在山西省左权县南部。面积226.6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
即伊克苏站。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北意气松村,为入吉林市大路。附近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