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关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清一统志·思南府》:水云关“在婺川县东十五里,县境又有虎踞关,皆置戍处”。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清一统志·思南府》:水云关“在婺川县东十五里,县境又有虎踞关,皆置戍处”。
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南罗坑。清同治《韶州府志》 卷11曲江县有 “罗坑墟”。
在今福建沙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97沙县: “洛溪在县东南,源出尤溪县。又有洛阳溪,亦出焉。西北流,合诸小溪水,流入大溪。”
古名青龙镇。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因明嘉靖中于此置青浦县,万历后青浦县徙治唐行镇(今青浦县),故以此为旧青浦。
①古泽薮名。亦名巨鹿泽、广阿泽。在今河北任县、巨鹿、隆尧三县之间。《尚书·禹贡》:导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尔雅·释地》:“晋有大陆。”源于今内丘以南,太行山区河流皆汇于此。至唐代,《元和志》卷1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七十里。《明史·贵州土司传》:天启三年(1623),“(王)三善督兵攻大方贼巢,擒土司何中尉等,进营红崖。连破天台、水脚等七囤,夺其天险”。在今贵州省毕节市东南。明天启三年(1623
北宋置,属海康县。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南。一说在今徐闻县西。在今广东省徐闻县西。北宋属海康县。
即林奔城。明代西藏地名。其地即今西藏仁布县西北仁布。元末,大司徒伯木古鲁 (帕主)万户长在乌思藏置十 三个宗,领司奔为十三宗之 一。
即斐悠城。又称高力城。即今吉林珲春市西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 (裴优古城)。明万历三十五年 (1609) 瓦尔喀部蜚悠城长归附努尔哈赤,即此。即今吉林省珲春市西三家子乡高丽城屯裴优城,一说为珲春市北古城。
两汉时代东沃沮(南沃沮)与北沃沮之合称。南沃沮在今朝鲜咸镜道;北沃沮在今吉林东南部珲春市一带。《后汉书·东夷传》:“东沃沮在高句骊盖马大山之东,东溟大海,北与挹娄、夫余,南与貊接。……
在今安徽安庆市东北长风乡。《方舆纪要》卷26安庆府怀宁县:长风港“其上流为莲湖,湖汇大龙山溪涧水及江水支流而成。一名段塘。中多莲,引流为长风港,达桐城县之枞阳河入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