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兴镇
①北魏正始三年 (506) 置,在今陕西略阳县。后为东益州、武兴郡、武兴县治于此。
②土名多耐站。在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南巴彦查干乡太和村。旧属泰来县,清季拟设武兴厅于此。民国有佐治局。
古镇名。北魏正始三年(506年)置,在今陕西省略阳县。为武兴县城,并置东益州、武兴郡于此。
①北魏正始三年 (506) 置,在今陕西略阳县。后为东益州、武兴郡、武兴县治于此。
②土名多耐站。在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南巴彦查干乡太和村。旧属泰来县,清季拟设武兴厅于此。民国有佐治局。
古镇名。北魏正始三年(506年)置,在今陕西省略阳县。为武兴县城,并置东益州、武兴郡于此。
1935年析哈密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在阿都鲁克(今新疆伊吾县)。1944年升为伊吾县。1937年6月由哈密县析置,治阿都鲁克(即伊吾城,今新疆伊吾县伊吾镇)。1944年升县。
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平凯镇。明置马蹄溪土千户。
即古昭余祁。在今山西介休、平遥、汾阳、祁县之间。《隋书·杨谅传》: 仁寿四年 (604),“谅使赵子开守高壁,杨素击走之。谅大惧,拒素于蒿泽”。即“大昭泽”。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南晋州。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市西北那龙镇。贞观六年 (629) 属邕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西北右江
又作䍧柯或牂牁。 隋开皇初置, 为牂柯郡治。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唐武德二年 (619)改为建安县。古县名。牂,又作䍧。隋置,治今贵州省瓮安县境。唐永徽后废。隋、唐时曾先
在今河北平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14平山县: 河西泉 “在县西二十五里,平地涌泉数处,灌田数百顷”。
在今甘肃西南境。《方舆纪要》 卷60洮州卫: 野庞河 “在卫西。源出西倾山,经西番东境,北流五百余里,入黄河”。
在今江西瑞金市西乌石垅。原为祠堂。1933年初中央军委从叶坪迁此办公。朱德、周恩来、项英、叶剑英、刘伯承等都在此工作和居住,并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旧址后面的茅房为中央军委印刷厂, 当年邓小平主编的
①即今陕西淳化县城。宋敏求《长安志》 卷20引王褒 《云阳宫记》: “车箱坂下有黎园一顷,汉武筑之。” 大一顷。树数百株,青翠繁密,望之如车盖。《资治通鉴》: 唐乾宁二年 (895),“ (李) 克用
古渡口。在今云南巧家县西的金沙江上。晋至南朝称泸津。《水经· 若水注》: “有泸津,东去 (堂狼) 县八十里,水广六七百步,深十数丈,多瘴气,鲜有行者。晋明帝太宁二年,李骧等侵越巂,攻台登县,宁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