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正定县

正定县

清雍正元年(1723)避世宗胤禛讳,改真定县置,为正定府治。治所即今河北正定县。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西部偏南。属石家庄市。面积468平方千米。人口43.5万。辖4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正定镇。秦置东垣县,治今石家庄市郊东古城,为恒山郡治。以战国东垣邑为名。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平陈豨叛乱后,取“真正平定”之意改名真定县。《太平寰宇记》镇州真定县:“《高帝纪》曰:高帝十年代相陈豨反,十一年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卒骂,上怒。城降,卒骂者斩,因改曰真定。”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置真定国治此。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废真定国,属常山郡。三国魏常山郡治此。隋开皇初废常山郡。唐初县徙今址,一度改名中山县。唐至清历为恒州、镇州、真定府、真定路、正定府治。清雍正元年(1723年)避帝胤禛名讳,改名正定县。1914年属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1960年属石家庄市。1961年复属石家庄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6年划归石家庄市。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滹沱河、磁河、木刀沟等横贯县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为粮棉高产县。有化工、轻纺、机械、电子、建材、印刷等工业。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及107、307国道、正深等公路纵横境内。县城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隆兴寺、广惠寺华塔、开元寺钟楼、天宁寺凌霄塔等及仿古建筑“荣国府”、“西游记宫”等。为石家庄市重点风景名胜游览区。


猜你喜欢

  • 闾城寨

    金置,属广宁县。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境。

  • 胜金口千佛洞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北约八十里。为唐代佛寺遗址。两处在山腰,两处在山麓,共计有洞窟十个。系用土坯砌筑,窟内间有壁画。大多有回鹘文题记。

  • 栅渊县

    东魏武定八年 (549) 分宿预县置,属下邳郡。治所在今江苏宿迁市西南。后废。古县名。东魏武定八年(550年)分宿豫县置,治今江苏省宿迁市西。属下邳郡。北齐废。

  • 黄沟

    春秋吴王夫差十四年 (前482),为北上称霸中原而凿。《国语·吴语》: “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 (今河南封丘县西南)。” 东自今江苏沛县,经山东单县

  • 吴城镇

    ①清置,属永宁州。即今山西离石县东南六十里吴城镇。②金置,属临淮县。在今江苏泗洪县东南城头乡。③即今江西永修县东北吴城镇,地当赣江入鄱阳湖之口。《清一统志·南昌府二》:吴城镇“本朝雍正七年移南康府同知

  • 白面峪

    在今江西崇义县东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崇义县:白面峪“其北即上犹县金坑寨。正德中,王守仁平横水贼,分道出石人坑、白面峪、金坑是也”。《清一统志·南安府》:白面峪“在崇义县东北四十里”。

  • 皮氏县

    秦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河津市西。三国魏属平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为龙门县。古县名。秦置,治今山西省河津市西。属河东郡。三国魏、晋属平阳郡。北魏属高凉郡,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名龙

  • 东莞千户所

    明置,属南海卫。治所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东莞守御千户所“在(东莞)县南东莞县旧城内。洪武二十七年置,有砖城,周三里有奇。环城为池,一名南头城,备倭指挥亦驻于此”。明洪武

  • 涢口

    涢水入汉水之口。在今湖北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沟镇。《资治通鉴》: 西晋建兴三年 (315) 荆州将郑攀等 “帅其徒三千人屯涢口,西迎杜曾”。《水经·涢水注》: 涢水 “西入于沔,谓之涢口”。清设外委驻守。

  • 羊峒

    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羊峒“在卫北,接陕西洮州界。《志》云:松潘东通任昌、蜡梅,北接羊峒、洮州,任昌、蜡梅盖番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