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楠木洞

楠木洞

①在今湖南溆浦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81溆浦县 “红旗洞” 条下: 楠木洞 “洞深五里,石壁峭立,梯竹以登。行未半,有涨水,谓之龙池。有楠木罗洞门,故名。下瞰流水,名无尽溪”。

②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二百里。《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七盘岭” 条下: 楠木洞 “元时叛蛮尝据此,寇掠府境”。

③在今贵州习水县北三洞附近。《清一统志·遵义府》: 楠木洞 “在府城北一百四十里。其南又有山阳洞、简台洞,名曰三洞。由綦江之东溪入府,路必经此,素称奇险。明万历中,川帅刘綎讨杨应龙,由綦江而进,贼力保三洞以御官军,綎直前奋击,贼不能支,遂克之”。


猜你喜欢

  • 沙田铺

    即今湖南桂东县西南八十里沙田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桂东县图;县西南有沙田铺塘。

  • 蓬南镇

    即今四川蓬溪县东南蓬南镇。清道光 《蓬溪县志》 卷2: 蓬南场在 “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通合州、定远大道”。在四川省蓬溪县东南端。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蓬南场,人口3940。因

  • 雄山

    ①有大、小雄山。大雄山在今河北雄县西南二里,小雄山在其东南一里许。《方舆纪要》 卷12雄县: 大雄山 “高峙数十丈,峰顶广夷,一名望山,以其标领群岫为众望也。其左翼为小雄山,奇峰牙列,石罅甘泉出焉。五

  • 营道山

    在今湖南道县西北五十里。《方舆胜览》卷24道州: 营道山 “其始名曰营阳,又曰南营,又曰洪道”。《明一统志》 卷65永州府: 营道山 “亦名龙山。状似蟠龙。……唐改曰弘道,至宋始改今名”。

  • 威远厅

    清雍正三年 (1725) 改威远直隶州置威远直隶厅,属云南省。十三年 (1735) 降为散厅,属镇沅府。治所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南郊的大寨。乾隆三十五年 (1770) 改属普洱府。1913年废为

  • 大演银场

    北宋置,属剑浦县。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大演。《元丰九域志》卷9南剑州剑浦县及《宋史·地理志》南剑州剑浦县皆有大演银场。

  • 窑店驿

    即今甘肃临洮县东南窑店乡,道通渭源县。《清 一统志·兰州府二》: 窑店驿 “在狄道州东五十里”。

  • 小店堡

    清置,属太原县。即今山西太原市南小店镇。

  • 逍遥山

    ①即今江西新建县西之西山。又名南昌山。《明一统志》 卷49南昌府: 逍遥山 “在府城西南八十里,乃道家第四十福地。南有旌阳玉隆宫”。②在今江西修水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南昌府一》: 逍遥山 “高千丈

  • 吉州

    ①隋开皇中改庐陵郡置,治所在庐陵县(今江西吉水县北)。大业初复为庐陵郡。唐武德五年(622)改为吉州。永淳元年(682)与县治庐陵县同徙治今江西吉安市。天宝元年(742)改为庐陵郡,乾元元年(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