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春秋楚邑,后属吴。在今江苏六合县北。《左传》: 襄公十四年 (前559),楚“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即此。秦置堂邑县。

②一作唐。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北。《春秋》: 隐公五年 (前718),“公矢鱼于棠”。杜注:“今高平方与县北有武唐亭,鲁侯观鱼台。” 即今山东鱼台县西旧城集 (鱼台县旧治) 东北十二里鱼亭山。

③春秋时莱邑。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左传》:襄公六年 (前567),齐师 “入莱,莱共公浮柔奔棠”。即此。齐灭莱,后亦名邮棠。

④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冠县东。《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 (前548) “齐棠公之妻”。杜注: “棠公,齐棠邑大夫。” 清江永 《春秋地理考实》 谓即邮棠,疑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顾栋高 《春秋大事表》 以为即今山东聊城市西北堂邑镇。


古邑名。(1)又名唐。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左传》隐公五年(前718年):“公将如棠观鱼者”,即此。(2)春秋莱邑,后地入齐。在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左传》襄公六年(前567年):“莱共公浮柔奔棠”,即此。(3)春秋楚地,后属吴。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北。《左传》襄公十四年(前559年):楚“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即此。西汉置棠邑县。(4)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冠县东北。《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


猜你喜欢

  • 南海县

    隋开皇十年 (590) 改番禺县置,为广州治。治所即今广东广州市。仁寿初为番州治,大业初为南海郡治。唐初复为广州治。元为广州路治。明、清为广州府治。1912年移治佛山镇 (今佛山市),后属广东粤海道。

  • 海南盐栅

    北宋置,属东莞县。在今香港西大屿山岛上。《元丰九域志》 卷9: 广州东莞县有 “海南、黄田、归德三盐栅”。《清一统志·广州府二》 “归德盐场” 条: “海南场在大奚山。今废。”北宋属东莞县,在今广东省

  • 花港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的西南角。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4:卢园乃“宋内侍卢允升小墅,景物奇秀,有池文石甃砌,水洌而深,异鱼种集,所谓‘花港观鱼’即此地也”。

  • 单南清真寺

    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南兴隆镇南单南村。1935年10月,毛泽东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经此地。

  • 乌春山

    在今湖南桂东县南境,接江西、广东境内诸山。《方舆纪要》卷82桂东县:乌春山“峰峦攒聚,道径险僻。正德中,土人龚福全等倡乱,据乌春山、腊栗寨等处。十二年,官军分道自桂东、桂阳、郴州、临武等路合击,遂平之

  • 泸溪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辰州置,治所在沅陵县 (今湖南沅陵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沅陵、吉首、溆浦等市县地。乾元元年 (750) 复为辰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辰州置,治沅陵县(今属湖南)。辖境相当

  • 该朱城

    亦作盖朱城。西夏建,属卓啰和南军司。在今甘肃永登县南庄浪河畔。又作盖朱城、讲朱城。西夏筑,在今甘肃省永登县南、庄浪河畔。

  • 哲古宗

    即今西藏措美县东北哲古。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哲古宗。1960年与达尔马谿合并设哲古县,驻当许。1965年改名措美县。“哲古”,藏语意为小刀。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措美县当许。1960年撤销,

  • 托钵山

    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镇)北套白山。《清一统志·巴林》:巴林“右翼驻托钵山,在古北口东北七百二十里”。张穆《蒙古游牧记》、《清史稿》均作“托盔山”。

  • 黄颊山

    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北。唐初王绩 《黄颊山》 诗,即指此。《清一统志 · 绛州一》: 黄颊山“在河津县东北四十里,上有文中子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