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陈永定初置,治所在侯官县 (今福建福州市)。天嘉五年 (564) 废。隋大业初改泉州复置闽州,治所在原丰县 (今福州市)。大业三年 (607) 改为建安郡。唐景云二年 (711) 复改泉州为闽州,
一称皇觉寺。在凤阳县太平乡,今安徽凤阳县西北。明太祖朱元璋御制 《龙兴寺碑》 说: “寺者於皇,乃於皇旧寺也。昔宋时先为金所废,后亦为元所废。元定天下,一僧名宣者于瓦砾中建茅宇而度弟子,以成其寺,应供
西汉置,属东海郡。当在今山东东南部或江苏北部。东汉省。
又名清水。即今山西中阳县境之南川河。源于中阳县南,北流入北川河。《元和志》卷14平夷县:“宁乡水在县西南一百五十步。”
清置,属平湖县。即今浙江平湖市东北三十里新埭镇。在浙江省平湖市北部,北邻上海市。面积27.4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埭,人口3940。传明初有小市,名埭上。嘉靖年间毁于倭患,后建新市,名
亦作都粘堡。在今广东顺德市北,陈村水与大岸水合流处。《明史·地理志》 广州府顺德县:“北有宁都巡检司,后迁都粘堡。” 即此。即“陈村(1)”。
元驿站。在今蒙古国南中戈壁省乌兰托沙兰加太。《经世大典·站赤》:“和林之南沙兰秃等六处马站,连年经值风雪,刍草不生。”为丰州(今呼和浩特东)通往和林的重要驿站。
隋开皇九年 (589) 分吴州置,治所在吴宁县(今浙江金华市)。《元和志》 卷26: 婺州 “盖取其地于天文为婺女之分野”。辖境相当今浙江金华江、衢江流域各市县地。大业初改为东阳郡。唐武德四年(621
蒙古至元二年 (1265) 改河间府置,属中书省。治所在河间县 (今河北河间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以东的大清河及天津市海河以南,山东马颊河以北,河北任丘、肃宁、献县、故城以东地。明洪武元年 (13
即今山东沂源县东南东里镇。旧属沂水县,清移县丞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