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桓台 (臺) 县

桓台 (臺) 县

1914年改新城县置,属山东济南道。治所在今山东桓台县西新城镇。1928年直属山东省。1950年迁治索镇。传说县有桓公系马台,故名。


猜你喜欢

  • 渤泥国

    亦作勃泥或浡尼。即今加里曼丹岛。公元1405年 (明永乐三年),国王麻那惹加那曾率家属来中国访问,1408年到南京,旋即病死。遵照国王的遗嘱,明王朝以王礼葬于南京安德门外石子岗。

  • 北琴海

    即兴凯湖。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中俄两国边境。《金史·世纪》 “斡带进至北琴海,攻拔泓忒城,乃还”。即此。

  • 新农镇

    又名兴农镇、小站。即今天津市东南小站镇。清光绪 《畿辅通志》 卷93: 光绪元年 (1875),李鸿章令淮军于此屯垦,凿川引水,“由咸水沽西面海河口接挑引河一道,导流南下二十里,至新设镇曰新农镇”。二

  • 古那村

    在今广西凌云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1泗城州:古那村“在州西北,与利州接界。宣德七年,总兵柳溥以泗城与利州争地,议将古那易利州之利甲庄,不果”。

  • 丁字沽

    在今天津市北红桥区北部,北运河西岸。《方舆纪要》卷11武清县:丁字沽“以三水会流如丁字也。沽东南去天津六十里”。又同书卷13静海县:丁字沽“在天津卫东北五里。自武清县汇白河之水注于直沽,今有丁字沽渡”

  • 陆墓山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横山之东南。《吴地记》:横山有“晋门下侍郎陆云坟”,因名。清光绪《吴县志》卷40:陆墓山“在横山东南张家桥,俗称陆墓山。《卢志》、《旧经》误为陆士龙坟,今相传为陆机墓,皆非是也”。

  • 静龙郡

    北周改龙安郡置,属龙州。治所在龙安县(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小溪坝镇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境。隋开皇三年 (583) 废。北周时改阴平郡置,治阴平县(西魏改名龙安县,今四川江油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四

  • 象牙潭

    在今江西丰城市北象牙村。《陈书·周文育传》: 永定 三年 (559),周文育讨余公飏、余孝劢,“自率众军入象牙江,城于金口”。《资治通鉴》: 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抚州刺史危全讽自称镇南节度使,

  • 蓝豪山

    在今广东乐昌市西北。《水经·溱水注》:“武溪水又南入重山,山名蓝豪,广圆五百里,悉曲江县界,崖峻险阻,岩岭干天,交柯云蔚,霾天晦景,谓之泷中,悬湍回注,崩浪震山,名之泷水。”《元和志》 卷34乐昌县:

  • 西浦

    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寰宇记》卷89丹徒县:西浦,“《南徐州记》云:京口旧名项口。《异苑》云:交州阮郎,晋永和中出都至西浦泊舟”。《宋书·五行志四》:东晋太元十七年(392),“京口西浦,亦涛入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