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桐木镇

桐木镇

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南三皇乡北桐木村。明属永宁州,置土巡司于此。


(1)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西南桐木。明置巡检司于此。(2)今镇名。(1)在江西省上栗县东北部。面积109平方千米。人口7.1万。镇人民政府驻桐木,人口5400。以多桐树得名桐木。为萍乡市粮食、油茶重点产区。有煤矿、枣木水库和水电站。产烟花、鞭炮。为上栗、宜春和湖南浏阳间传统集市。万上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楚王台、院霞洞。(2)在湖南省中方县西南部��水东南岸。面积98.6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桐木,人口1660。地多桐木,旧设圩场,故名。2000年置镇。产稻、油茶,为怀化市重要产粮区。有造纸厂、农副产品加工厂。为怀化市、洪江市黔阳区边境地区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公路东与209公路相接。西有汽车渡口。��水航运方便。(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西部。面积142平方千米。人口3.6万,68%为壮族。镇人民政府驻桐木街,人口7880。以地形得名,因驻地形似倒地梧桐树,故名。原属修仁县,1952年为石龙县桐木区,1958年称桐木公社,1960年属象州县,1984年改属金秀县,称桐木镇。产稻、甘蔗、木薯、花生等。有食品、造纸、淀粉等厂。公路通金秀、柳州、象州、荔浦、鹿寨等地。为金秀、鹿寨、象州三县交通要冲。


猜你喜欢

  • 乌拉部

    明末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分布中心在今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一带。驻地在乌拉城(今吉林永吉县北乌拉街满族镇西北半里处)。《清一统志·吉林二》:打牲乌拉城“乌拉之先, 以呼伦为国号,姓纳喇,其始祖名纳齐布禄,

  • 小雷山

    即今浙江长兴县东太湖中之小雷山。《寰宇记》卷94湖州:具区“有三山,曰石公山、大雷山、小雷山”。《方舆纪要》卷91湖州府:小雷山“府北三十六里。《志》云:太湖中有大雷、小雷二山,相距六十里”。

  • 但欢镇

    北宋置,属平阴县。即今山东东阿县东北旦镇街。古镇名。在今山东省东阿县东北。北宋属平阴县。后废。

  • 章武国

    西晋泰始元年 (265) 置,治所在东平舒县 (今河北大城县)。辖境相当今大清河、海河以南,文安、大城县以东,沧州市、海兴县以北地区。北魏改为章武郡。西晋泰始元年(265年)置,治东平舒(即今河北大城

  • 楚雄卫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楚雄市。清康熙七年 (1668) 废。

  • 象牙庄

    即今福建漳浦县西北象牙庄。清嘉庆二年(1797) 后福建漳浦县丞驻此。

  • 邕州

    唐贞观六年 (632) 改南晋州置,治所在宣化县 (今广西南宁市郁江南岸亭子街)。《元和志》 卷38邕州: “因州西南邕溪水为名。” 天宝元年 (742)改为朗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邕州。辖

  • 花山银场

    在今河南唐河县南。《元丰九域志》卷1:唐州湖阳县有花山银场。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五代晋天福六年(941年)安重进进军至花山,即此。

  • 锦江渡

    在今四川泸州市西南安富镇北长江岸。清嘉庆 《纳溪县志》 卷2: 锦江渡 “在县北大江一里许。其水上通戎城,下达泸、渝,行入辐辏,日无停泊。锦江晚渡为县八景之一”。

  • 多伦诺尔厅

    清雍正十年(1732)析张家口厅北境置,属直隶省。治所在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多伦诺尔”意为七湖,因附近有七个小湖,汉名七星潭,故名。1913年改为多伦县。清初为察哈尔牧场,地名多伦诺尔,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