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竹溪
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 卷122思南府沿河祐溪长官司: “桃竹溪在府北高歇峰下,流合河由江。”
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 卷122思南府沿河祐溪长官司: “桃竹溪在府北高歇峰下,流合河由江。”
即今哈萨克斯坦东北境乌斯季卡缅诺弋尔斯克。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额尔齐斯河“又东北径铿格尔图喇之东。铿格尔图喇,俄罗斯小城也”。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金鹅岭 “一名飞凤岭。其山峻险,中藏群峰,下枕茭塘,接洋海。正统末,乡民立镇于此以避寇”。
北宋政和四年 (1114) 置,为祺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理县北孟屯河中下游。宣和三年 (1121)废。古县名。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置,治今四川省理县北孟屯沟。为祺州治。宣和三年(1121年)废。
在今山西晋城市北二十五里巴公镇。《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元年(954),“北汉主以中军陈于巴公原”。胡三省注:“巴公镇在晋城东北。”即今山西省泽州县北部巴公镇。《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元年(954年)
在今陕西洛南县西。《山海经·中山经》:“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水。”《水经·洛水注》:“洛水又东至阳虚山,合玄扈之水……《河图·玉版》 曰: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即此。古山名。在今陕西省洛南
唐贞观六年(632)置,属羁縻冉州。治所在今四川黑水、红原县境。后废。
在今贵州黎平县南三十里。《清一统志·黎平府》:分管三郎废司“或云即曹滴司也。宋有容江巴黄,元置曹滴,明以容江巴黄并入,共为一司。本朝康熙二十三年裁”。
在今陕西永寿县北。《寰宇记》 卷31永寿县: 南豳故城 “后魏时所筑。在县北据山,其东、西、南三面险绝,实控御之地”。
在今广东三水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三水县 “白塔冈” 条: 昆都山 “即三水镇也,宋置斥堠于此。广州参谋刘领擒海盐盗綦毋谨和尚于三水镇,是也”。
即今江西分宜县西北杨桥河。《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分宜县“杨江”条下:“县北八十里有杨桥水,南流六十里注于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