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桃溪

桃溪

①瓯江支流。即今浙江武义县西南宣平港上源之桃溪。《方舆纪要》 卷94宣平县: 桃溪在 “县(治今柳城镇) 北三十里”。

②一名永春溪。即今福建永春县南桃溪。《方舆纪要》 卷99永春县: 桃溪在 “县治南。其源出县西北六十余里之雪山。山高峻,多积雪,接德化县界。绕流而南出,经群山间,曰仙华、陈岩、埔兜等溪,又东折为袱溪、磁灶等溪,至石鼓溪,始通舟楫,流经县治,为县前溪。后曲折流,为留湾溪。又东南出,历马甲、钟山、山门、南涧、滑石等滩,皆险崖激浪。至县东十五里之西涵滩,则桃溪咽喉也。宋开宝三年,令林滂以马甲诸滩险阻,凿之以通舟楫。自西涵而下,出南安县水江村,合于双溪,即晋江上源也”。

③在今湖南溆浦县西南八里。《方舆纪要》 卷81溆浦县: 桃溪 “源出卢峰山,流绕县治入双龙江,灌溉民田凡千余亩”。

④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光镇北之陶江 (坪塘河)。《舆地纪胜》 卷95英德府: 桃溪 “在浛光县东五里。源出县东北重山下,会光水”。


猜你喜欢

  • 静龙郡

    北周改龙安郡置,属龙州。治所在龙安县(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小溪坝镇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境。隋开皇三年 (583) 废。北周时改阴平郡置,治阴平县(西魏改名龙安县,今四川江油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四

  • 鹅头隘

    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南永乐乡。《明史·地理志》 融县: 西南有鹅头隘巡检司。《方舆纪要》 卷109融县作鹅颈镇。

  • 寿南县

    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寿光县南部析置,治屯田(今山东寿光市东南屯田)。1949年徙治寒桥(今寿光市东寒桥镇)。1953年撤销,并入寿光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8年由寿光县南部析置,治今寿光

  • 灵寿山

    在今湖南郴县西南三十里。本名万岁山。《舆地纪胜》卷57郴州:万岁山“在郴县。《郡国志》云,万岁山有灵寿杖。汉平帝赐孔光灵寿杖出于此山。天宝六年改为灵寿山”。

  • 虎尾溪

    在今台湾省云林县西南。《清一统志·台湾府》: 虎尾溪 “在嘉义县北六十五里、彰化县南,二县以溪为界。过此而北,人烟渐少。《旧志》: 源出大山中,从柴里斗六门社流出,截溪分流而北,经东螺社南,折而西南流

  • 者马河

    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北。《清一统志·安顺府》: 者马河 “在永宁州 (今永宁镇) 西北六十里。即者卜河之讹也。自安南县 (今晴隆县) 流入境,下流注于盘江”。

  • 岔河镇

    ①即今江苏洪泽县东三十六里岔河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山阳县西南有“岔河”。1941—1949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置淮宝县治此。②旧属如皋县,即今江苏如东县西五十二里岔河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如

  • 准 (準) 噶尔部

    一名绰罗斯部。额鲁特四部之一。17世纪20年代后,准噶尔部首领哈喇忽喇及其子巴图尔珲台吉在与和硕特部托辉特斗争中渐占优势,成为厄鲁特四部实际上的盟主。明崇祯十三年 (1640) 厄鲁特和喀尔喀蒙古王公

  • 大隐山

    ①在今浙江余姚市东南大隐镇。《新定九域志》卷5:大隐山,“夏侯曾先《地志》云:大隐山口南入天台北峰四明东足,乃谢康乐炼药之所”。《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大隐山,“晋虞喜三召不就,遁迹此山,因以为名”

  • 新邱

    即今辽宁阜新市东北新邱区。京奉铁路有支线 (新邱铁路) 通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