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湖南洞口县南郊花山村。《宋史·蛮夷一》:“南江诸蛮自辰州达于长沙、邵阳,各有溪峒:曰叙、曰峡、曰中胜、曰元,则舒氏居之。”皇祐五年(1053),“邵州蛮舒光银因湖南安抚司自陈捍御之劳,愿于峒中置中
亦名高骊山。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北。《隋书·地理志》:延陵县有句骊山。
又名渠水。在今湖南武冈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1武冈州: 都梁水 “源出都梁山,东北流,有夫夷水流合焉,经州北入邵阳县界,合于澬水”。
即今四川西北部之岷山。《山海经·海内东经》:“大江出汶山。”《史记·封禅书》:“渎山,蜀之汶山。”《元和志》卷32茂州:汶山县之“汶山即岷山也”。古山名。“汶”与“岷”通,即岷山。《元和郡县志》茂州:
俗称白塔。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四十里白塔村西南、丰州故城西北角。辽建。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八角七层,通高55.6米。第一层南面石额篆书“万部华严经塔”六字。塔内第一层墙上嵌有金代石刻六通,各层都有历
南宋绍兴中置,属崇安县。即今福建武夷山市南赤石街。1942年6月“皖南事变”时闻名中外的“赤石暴动”即此。
唐置,为汤州治。治所在今越南谅山省谅山东南。天宝初为汤泉郡治,乾元初复为汤州治。后废。
亦作布伦楚河。指今四川、西藏境内金沙江中游。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金沙江“又东南入喀木境,始名布伦楚必拉也”。
俗称麻家庵。在今北京西山八大处中第三处。位于翠微、平坡、卢师三山之间。建置年代不详。清乾隆年间重修。庵南有一厅,可眺望山景,旧称“翠微入画”。
南朝陈置,属建州。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东筋竹镇。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县东部地。隋开皇十年(590)改为永业县。南朝陈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筋竹。隋开皇中改为永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