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柳营江

柳营江

福建九龙江下游的别称。江当梅溪之交,两山插峙,波涛激涌,唐时驻重兵于此。《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龙溪县: 柳营江“《丁氏古谱》 云,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唐末王潮下泉、福,尝宿重兵以守之,故有柳营之号。元末陈友定攻漳州,度柳营江,败漳人于马岐山,遂下漳州 (今福建漳州市)”。


福建省九龙江下游的别称。江当梅溪之交,两山插峙,波涛激涌,唐时驻兵于此。《读史方舆纪要》漳州府龙溪县:柳营江,《丁氏古谱》云,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唐末王潮下泉、福,尝宿重兵以守之,故有柳营之号。元末陈友定攻漳州,度柳营江,败漳人于马岐山,遂下漳州(今福建漳州市),亦指此。


猜你喜欢

  • 河朔三镇

    亦作河北三镇。唐天宝末安史之乱后,黄河以北魏博、成德、卢龙三个藩镇之合称。广德元年 (763) 平定史朝义,将三镇授安史降将。三镇辖境基本状况是: 魏博镇辖魏、博、贝、丘、澶、相六州,治所在魏州 (今

  • 大人城

    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北。《元和志》卷11黄县:大入故城“在县北二十里。司马宣王伐辽东造此城,运粮船从此入,今新罗、百济往还常由于此”。

  • 北新道

    三国时中原地区至西域交通路线之一。《三国志》卷30裴注引《魏略·西戎传》:“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北新道西行,至东且

  • 兔床山

    在今河南西部。《山海经·中山经 ·中次十一经》: “丰山东北八百里曰兔床之山,其阳多铁,其木多藷, 其草多鸡谷。” 按丰山, 清毕沅谓在河南南阳府治 (今南阳市) 东北; 又兔床山东一

  • 东谷涧

    一名东涧。在今山西万荣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1万泉县:“东谷涧在县南, 自孤山东谷中发源,北流八里,入于沙涧。又东北入稷山县,注于汾水。”

  • 雷乡驿

    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佗城南二里。《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龙川县: 雷乡驿 “在县南二里。马驿也”。

  • 桂屿

    亦作贵屿。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贵屿镇。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吉安巡司迁此。《清 一统志》作 “桂屿都”。

  • 丰陵

    唐顺宗李诵的陵墓。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元和志》卷1富平县:“顺宗丰陵,在县东北三十三里瓮金山。”

  • 占婆国

    为占婆补罗之省译。即占城国。在今越南中南部。《明史·外国传五》:占城“唐时,或称占不劳,或称占婆,其王所居曰占城”。

  • 白崖城

    ①在今辽宁灯塔县东南西大窑镇南、太子河北岸官屯附近。《旧唐书·高丽传》:唐贞观十九年(645),“师次白崖城……其城因山临水,四面险绝”。②相传公元3世纪时龙祐那所筑,本名彩云城,后改白崖城。唐南诏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