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亭镇
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五十里枫亭镇。《清一统志 · 兴化府》: 枫亭镇 “唐为枫亭馆,宋改太平驿,元曰枫亭驿,明置巡司,本朝康熙元年筑堡”。
在福建省仙游县东南部、枫慈溪两岸。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10万。镇人民政府驻枫亭,人口 2300。汉武帝时,江西何氏九兄弟经此,时值深秋,满山枫叶红艳,遂结枫为亭,故名。产稻、甘蔗、花生、龙眼。有海洋捕捞业。有制糖、水泥等厂和盐场。324国道经此。古迹有宋蔡襄墓、朱熹讲学处、万寿塔、观音亭。
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五十里枫亭镇。《清一统志 · 兴化府》: 枫亭镇 “唐为枫亭馆,宋改太平驿,元曰枫亭驿,明置巡司,本朝康熙元年筑堡”。
在福建省仙游县东南部、枫慈溪两岸。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10万。镇人民政府驻枫亭,人口 2300。汉武帝时,江西何氏九兄弟经此,时值深秋,满山枫叶红艳,遂结枫为亭,故名。产稻、甘蔗、花生、龙眼。有海洋捕捞业。有制糖、水泥等厂和盐场。324国道经此。古迹有宋蔡襄墓、朱熹讲学处、万寿塔、观音亭。
明洪武三年(1370)置,在今广东南海市北官窑镇。《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金利砦”条:三江巡司“在侧水村, 本名三江寨”。
即今湖南江华瑶自治县南八十里涛圩镇。明置巡司于此。
即今甘肃榆中县北五十里金崖乡。清宣统 《甘肃新通志》 卷3兰州府金县图: 北有金寨崖驿。
①自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东南七老图山岭起,蜿蜒于长城内外,直至山海关北,卢龙塞道在其地。《魏书·地形志》 北平郡新昌县:“有卢龙山。”《水经·濡水注》:“濡水又东南径卢龙山。”杨守敬《水经注疏》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营州。治所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以阳华岩为名。后属道州。文明元年(684)改为云溪县。神龙元年(705)复名江华县,迁治今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东南十里。元属道州路。
今叙利亚之大马士革。唐杜环 《经行记》:苫国 “在大食西界,周回数千里”。《新唐名 ·西域传》: “大食之西有苫者,亦自国。”
北宋置,属平泉县。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八十里同福场。
北宋置,属平原县。即今山东平原县东四十里水务街。古镇名。金置,即今山东省平原县东水务街。《金史·地理志》:德州平原县有水务镇,即此。
一名恶溪,亦名丽水。在今浙江省中南部。为瓯江支流。源出今浙江磐安县南大盘山,西南流经缙云县,在丽水市东南入大溪。《新唐书·地理志》处州丽水县:“东十里恶溪,多水怪,宣宗时刺史段成式有善政,水怪潜去,民
在今河南洛阳市北邙山。《旧唐书·哀帝纪》称:太微宫使柳璨奏,“玄元观又在北山,若车驾出城,礼非便稳。今欲只留北邙山上老君庙一所,其玄元观请拆入都城,请清化坊建置太微宫,以备法驾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