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枞阳镇

枞阳镇

即今安徽枞阳县治。《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枞阳城,“ 《城邑考》: 宋末桐城县移治枞阳镇,后又徙池之李阳河。元始还旧治。今仍为枞阳镇。明初置税课局于此”。清末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曾在此举行军事会议,遗址尚存。


(枞zōng) 在安徽省枞阳县西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枞阳,人口3.6万。镇以古枞阳县为名。为汉枞阳县治所,明、清桐城四大名镇之一。清咸丰六年(1856年)和八年太平天囯将领二度会集于此,举行重要军事会议。1949年为枞阳镇,1958年改为城关公社,1961年改为城关镇。1992年黄羹乡并入复名枞阳镇。主产蔬菜,兼营渔业。有造船、农机、毛巾、玩具、灯泡、纸箱等厂。镇区沿枞阳长河和莲花湖分布。为县集市贸易中心。桐枞、安枞公路经此。正大街有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古迹有汉武帝射蛟台、晋陶侃洗墨池、惜阴亭。


猜你喜欢

  • 辋子河

    亦作罔子河。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北之昭苏河。《辽史·地理志》: 上京临潢府有辋子河。辋,又作罔。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昭苏河。《辽史·地理志》临潢府有辋子河,即此。

  • 马栏山

    又作马兰山。在今陕西铜川市北三十里。《晋书·惠帝纪》:元康六年(296),“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反”。《方舆纪要》卷54同官县:“《志》云,北地有马兰山,羌居其中,谓之马兰羌。《邑志》云,山在县北

  • 花莲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省花莲县。据民国《花莲县志稿》说:“昔人称今之花莲溪右岸曰洄澜港,简称洄澜, 以溪水奔注与海浪冲击作萦回状得名。”谐音称花莲港,简称花莲。县以此得名。

  • 赤湖县

    东魏置,属新昌郡。治所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十里赤湖铺。北齐废。

  • 楚望山

    在今湖北石首市西。《方舆纪要》 卷78石首县 “绣林山” 条下: “县西二里有楚望山,一名望夫山。相传昭烈泊舟江北沙浦,孙夫人于此望之。”

  • 伊巴丹站

    一作一把旦站。清置,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东北二十五里伊丹镇。《清一统志·吉林二》 “尼什哈站”条下:“苏斡延站即双杨站,又西南六十里至伊巴丹站,即驿马站。”

  • 酒泉郡

    西汉元狩二年 (前121) 置,治所在禄福县 (西晋改曰福禄,今甘肃酒泉市)。辖境相当今甘肃疏勒河以东、高台县以西地区。《汉书·地理志》酒泉郡注引应劭曰: “其水若酒,故曰酒泉。” 师古曰: “旧俗传

  • 安陆州

    明洪武九年(1376)改安陆府置,属湖广布政司。治所在长寿县(今湖北钟祥市)。明嘉靖十年(1531)改为承天府。明初降安陆府置,治钟祥县(今湖北钟祥市)。直隶湖广布政司。辖境同安陆府。嘉靖十年(153

  • 青川县

    ①即清川县。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明史·地理志》 平武县: “又东有青川守御千户所,洪武四年十月以旧青川县置,属四川都司。” 以青川溪而得名。《明史·李自成传》: 崇祯十年 (1367),李

  • 宋崇水

    即今广东高要市东宋隆河。《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宋崇水在“府东南九十里。西北流,至府南(东)二十五里宋崇渡口入大江。有鸬鹚峡水注焉,本名宋隆,以故郡为名。唐讳隆曰崇。《志》云:鸬鹚峡水源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