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葱安抚司
清雍正六年 (1728) 置,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宣统元年 (1909) 改流,地属登科府。
清雍正六年 (1728) 置,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宣统元年 (1909) 改流,地属登科府。
明洪武十九年(1386)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南铁厂乡。二十八年(1395)改属龙里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属贵定县。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治今贵州省贵定县西南平伐镇。属贵
东汉建安六年(201)置,属巴东属国都尉。治所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丹兴县“出名丹”。三国蜀汉后废。古县名。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刘璋置。治今重庆市黔江区,隶巴东
即绒辖。又作绒辖尔。即今西藏定日县西南绒辖。《清高宗实录》 卷1333载: “聂拉木、济咙、绒峡三处,均与巴勒布 (今尼泊尔) 连界。”
在今山东金乡县北。《方舆纪要》卷32金乡县:“大义河在县北。旧自济宁州流入境。《宋史》:庆历中,浚任城金乡之大义河以通漕是也。今亦废。”
即今山西方山县南峪口镇。《清一统志·汾州府》 “吴城镇” 条下: 峪口镇 “在 (永宁) 州北。有堡”。(1)在北京市平谷区西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峪口,人口5980。镇区明
一名古水。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41绛州: 鼓堆泉在 “州北十五里,出九原山,其上有堆如覆釜形,履之如鼓声。水分二派,东曰清泉,西曰灰泉,引入州城,以注于汾水”。
①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海县北勐阿。清雍正七年 (1729) 置猛阿土把总。②即今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南八十八里勐阿。洪宪元年 (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澜沧西南
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南成吉斯汗旗。旧属黑龙江省龙江县。清末《黑龙江全界地图》:齐齐哈尔西有成吉斯汗。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东清铁路车站“扎兰屯二八·四三 (俄里)至成吉斯汗”。
北周置,在今山西绛县北绛水流域。北周置,在今山西省绛县北。因绛水得名。
即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南岸托克马克附近。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糜、麦、蒲萄,林树稀疏,气序风寒,人衣毡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