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河
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东南杜家台河。《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卫: 板桥河 “出医巫闾山,同源异流,一经卫城北,一经卫城南,具至城东南合芦沟及双峰河入海。今城西南有板桥驿,以此名”。
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东南杜家台河。《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卫: 板桥河 “出医巫闾山,同源异流,一经卫城北,一经卫城南,具至城东南合芦沟及双峰河入海。今城西南有板桥驿,以此名”。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为丽江府治。治所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民国初属云南腾越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61年改设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古旧县名。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治今云
唐末钱镠以越州为东府,系吴越国陪都,即今浙江绍兴市。《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镠》:“镠如越州受命,还治钱塘,号越州为‘东府’。”即此。北宋初吴越纳土后废。又称东都。五代吴越建都杭州,称越州(治今浙江绍
即今山西河曲县东北楼子营镇。《清一统志·保德州》 “会营堡” 条下: “又东北为楼子营堡,明宣德中建。周一里有奇。”
北魏平城宫内门阁。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魏书·高祖纪》 载: 太和元年 (477) 七月,“起朱明、思贤门”。
1930年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库尔勒市。1944年升为库尔勒县。1930年由焉耆县所属库尔勒分县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库尔勒。1944年升县。
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秦屿镇。明属福宁州。嘉靖中移大筼筜巡司驻此,改名秦屿巡司。
清置,属镇雄州。即今云南镇雄县东北母享镇。
民国初改宁夏道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宁夏县 (今宁夏银川市)。辖境相当今宁夏西北部黄河沿岸地区。民国 《朔方道志》 卷2: 朔方道 “民国建元改府为道,以宁夏字与首县同,且古为朔方,改为朔方道”。192
在今福建诏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9诏安县:白叶堡在“县西百余里。有白叶洞,‘贼’巢也。嘉靖中, 群‘贼’ 啸聚于此, 出没潮、广间。二十七年,官军四面会讨,平之,因置今堡”。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