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杨柳镇

杨柳镇

即湟里镇。今江苏武进县西南七十里湟里镇。


(1)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偏西南部。面积152.4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柳铺,人口 2390。古为宣城至泾县要道驿铺,以多杨柳得名。1961年设杨柳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置镇。2001年高桥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等,盛产檫木。有制茶、家具、农机等厂。宣泾、宣溪公路交会于此。(2)在山东省泗水县西部、泗河北岸。面积57.1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柳村,人口 2400。清康熙年间官府在此立庄召民开荒种地,得村名官庄。乾隆年间以五圣堂前三棵大树更名为杨柳庄,后称杨柳。1950年属泗水县十区(柘沟),1952年属第八区,1955年属柘沟区。1956年属老泉乡和西柳乡。1958年分属共产主义公社和火箭公社,1960年改属柘沟公社。1962年置杨柳公社,1984年改为杨柳区,1986年为杨柳乡,1995年改为杨柳镇。产小麦、玉米、甘薯、苹果、桃等。有日用陶瓷、耐火材料、裘皮等厂。张华、杨柘公路经此。(3)在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东北部。面积115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柳圩,人口910。明末成圩,1942年前称旧圩。1943年称杨柳乡,1950年分置杨柳乡和方平乡。1961年置杨柳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改设杨柳乡,1994年置镇。地处西江南岸低山丘陵区。主产稻、甘薯、蚕茧。特产“杨柳大冬瓜”。有砖瓦、农机修配等厂。有公路接324国道。西江通航。(4)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南部。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柳,人口 2670。以驻地杨柳湾得名。1992年柑子、茫溪二乡合并置杨柳镇。盛产柑橘。有建筑、建材、制盐、水泥等业。213国道、内乐公路经此。茫溪河、涌斯江通航。(5)在四川省仁寿县西北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柳,人口 2890。以驻地名杨柳场得名。1951年为杨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5年置镇。有机砖、电瓶、酿酒等厂。场北为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通公路,黑龙潭水库通水泥船、机动船。古迹有大梁子山龙岩摩崖造像。


猜你喜欢

  • 阴平县

    ①东汉改阴平侯国为县,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旧峄县西南三十里阴平镇。西晋废。②三国魏改阴平道置,为阴平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五里。东晋末废。③三国吴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贵港市。西晋太康

  • 殽陵

    一作崤陵。即殽山。在今河南洛宁县北六十里。《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殽有二陵焉”。杜注:“犬阜曰陵。”

  • 牛心堡

    在今山西右玉县东北二十里牛心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牛心堡“嘉靖三十七年筑,隆庆六年增修,周六里有奇。俱出左、右二卫之中。北有黑龙王等山,重冈叠嶂,设骑窃伏处也”。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

  • 冷水堡

    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南。《清一统志·庆远府》:冷水堡“在思恩县东南四十里。大路为入县要冲, 山径错杂。本朝康熙二年,拨兵防守”。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南。清康熙二年(1663年)设

  • 唐兴县

    ①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恭州。治所在州东五里 (今云南昭通市坝子内)。八年 (625) 属曲州。天宝后废。②唐武德四年 (621) 改梁兴县置,属道州。治所在湖南宁远县东南。后移今宁远县。天宝

  • 沁园

    在今河南沁阳市东北沁水北岸。《清一统志·怀庆府二》:沁园“金时官僚宴会之所,有石图本。今废”。

  • 同官县

    北周建德四年(575)改铜官县置,属宜君郡。治所即今陕西铜川市北城关乡。隋属京兆郡。唐属京兆府。五代梁改属同州。后唐属耀州。明属西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6年改为铜川县。

  • 下竿塘山

    一名北竿塘。即今福建连江县马祖列岛北北竿塘岛(长屿岛)。南宋中叶《淳熙三山志》列举闽江口外的岛屿, 已提到该岛。明洪武二年(1369)曾徙其民于内地。清代岛上设有烟墩,与南竿塘和迤南的白犬、东沙岛合置

  • 金溪 (谿) 场

    五代南唐交泰元年 (958) 置,在今江西金溪县城内。《寰宇记》 卷110抚州: 金溪场“本临川县上莫镇,其山冈出银矿,唐朝尝为银监,基址犹存。至周显德五年,析临川近镇一乡,并取饶州余干白马一乡立金溪

  • 肆卢郡

    十六国时置,治所在肆卢县 (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四十里奇村镇与辛庄之间)。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废。置年不详,治肆卢县(今山西忻州市西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忻州市西部。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