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坝
在今贵州习水县北。《明史·刘綎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氏,“诸将克丁山、铜鼓、严村,遂直捣楠木、山羊、简台三峒。峒绝险……刘綎分兵攻其三面,大战于李汉坝,生擒其魁”。
在今贵州省习水县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杨氏,刘綎直捣三峒,大战于李汉坝,即此。
在今贵州习水县北。《明史·刘綎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氏,“诸将克丁山、铜鼓、严村,遂直捣楠木、山羊、简台三峒。峒绝险……刘綎分兵攻其三面,大战于李汉坝,生擒其魁”。
在今贵州省习水县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杨氏,刘綎直捣三峒,大战于李汉坝,即此。
北宋政和六年 (1116) 于席苇平新城置,属渭州。在今甘肃平凉市境。《宋史· 夏国传》:“夏人大举攻泾源靖夏城,城遂陷,复屠之而去。” 即此。
即始新县。在今安徽六安市或霍山、舒城等县境。
①西汉建平二年 (前5) 改定陶国置,治所在定陶县 (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等县地。东汉属兖州。北魏属西兖州,后移治左城 (今山东曹县西北)。北齐废。隋大业初改曹州复
又名白石山、太首山。即今安徽广德县西南八十里太山。为桐水发源地。《寰宇记》 卷103广德县: 桐源山 “在县南八十里。按 《左传》: 鲁哀公十五年夏,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杜注云,广德县西南有桐水
即今山东博兴县东南兴福镇。清道光《博兴县志》:东南有兴福镇。(1)在山东省博兴县东南部。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兴福,人口1.9万。村始建于西汉初,后因村南建洪福寺,故名兴福庄。明
在今湖北建始县西三里朝阳观下。宋黄庭坚游此洞,镌“涪翁”二字于石上,并留诗纪胜曰:“古木萧萧洞口风,昔人曾此出樊笼。崖前况有涓涓水,好涤尘襟去效翁。”在湖北省建始县城西朝阳观下。相传为古时五峰禅师修行
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渔涝镇。清道光 《封川县志》 卷2: 墟市有渔涝墟。
即今江苏江都市驻地。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8:“扬州东陵圣母庙主女道士康紫霞,自言少时梦中被人录于一处,言天符会摄将军巡南岳……恍惚而返,鸡鸣惊觉, 自是生须数十根。”人谓之仙女,后因立庙祀之,名曰
1913年改景州置,属直隶津海道。治所即今河北景县。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东南部,东南邻山东省。属衡水市。面积1183平方千米。人口49.6万。辖10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景州镇。秦属巨鹿郡。
即张博铁路。自山东张店 (今淄博市)至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