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忽剌河卫
明永乐六年(1408)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南五林河流域。后废。
即穆哈连河卫,又作穆湖埒河卫。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所今地不详。辖区约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五合林河流域。后废。
明永乐六年(1408)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南五林河流域。后废。
即穆哈连河卫,又作穆湖埒河卫。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所今地不详。辖区约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五合林河流域。后废。
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后新秋西北。清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前旗驻地。
在今江西南城县西南。南朝宋谢灵运《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曰:“铜陵映碧润,石磴泻红泉。”张铣注:红泉“谓自砂中流出,故其色红”。又灵运《山居赋》云,“泛丹砂于红泉”。
1935年2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安定县析置,治柳树沟村(今陕西子长县北王家湾镇柳树沟村)。以境内秀延水为名。1937年9月撤销。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5年由陕西省安定县东部地区析置。以境内秀延水得名
亦名点心山、观音坡。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万年寺北。南宋范成大 《吴船录》 卷上:“同行则用山中梯轿,出白水寺侧门,便登点心山。言峻甚,足膝点于心胸。” 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17峨眉县: 观心
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隋置临濮县于此。金贞元二年 (1154) 改为镇。古镇名。金贞元二年(1154年)降临濮县置,即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南临濮集。清末捻军的一支曾在此屯聚。
①在今广东潮阳县南,与普宁、惠来二县交界处。《清一统志·潮州府》 “南山”条引《广东通志》:“铁山西十里曰大南山, 东溪之水出焉。”1929年彭湃在此建立惠潮普苏维埃政府。②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南高洞乡南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区庙头村南海庙西侧黄木湾水边章丘岗上。《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浴日亭 “在扶胥镇南海王庙之右,小丘屹立,亭冠其巅,前瞰大海,茫然无际”。今有苏东坡 《南海浴日亭》 诗碑云:
西晋永兴初分阳羡地置,属义兴郡。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五十里国山西麓,章溪东岸。东晋成帝时移于平地,离旧城七里。《宋书·孔觊传》:泰始二年 (466),义兴太守刘延熙叛,吴喜进击,“自国山进吴城,去义
即今中亚锡尔河。《隋书·西域传》: “石国,居于药杀水。” 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作素叶河,《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作叶叶河,《元史》 又作忽章河、忽禅河、忽毡河,《长春真人西游记》 作霍阐没辇,刘郁
①即今四川长江之别称。《寰宇记》 卷120涪州: “ 《四夷县道记》 云: 故城,在蜀江之南,涪江之西。” 《舆地纪胜》 卷174涪州: 蜀江 “发源岷山,经嘉、叙、泸、重庆至城下,自成都登舟十三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