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朔方郡

朔方郡

①西汉元朔二年 (前127) 置,治所在朔方县 (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什拉召一带)。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西北部及巴彦淖尔盟后套地区。东汉时移治临戎县 (今内蒙古磴口县东北布隆淖乡古城)。永和五年 (140) 徙治五原县 (今乌拉特前旗东南)。建安二十年 (215) 废。东汉时,匈奴南单于分部众屯牧于此。后赵于朔方故城复置朔州朔方郡。前秦以后废。

②北魏置,属东夏州。治所在魏平县 (今陕西子长县东)。辖境相当今陕西子长、米脂、清涧、吴堡、绥德等县及子洲县大部地。后废。

③隋大业三年 (607) 改夏州置,治所在岩禄县(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古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乌审旗、鄂托克前旗大部及陕西靖边县、横山县部分地。隋末为梁师都所据。唐贞观二年 (628) 复为夏州。天宝元年 (742) 复改为朔方郡,乾元元年(758) 仍改为夏州。


(1)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置,治朔方县(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北什拉召附近)。辖境约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东汉移治临戎县(今内蒙古磴口县北布隆淖古城)。末年废。(2)北魏置,治魏平县(今陕西子长县东南)。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子长、清涧等县地。北周时废。(3)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夏州置,治岩绿县(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大理河以北的红柳河流域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乌审旗等地区。唐初仍改夏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朔方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夏州。


猜你喜欢

  • 广年县

    ①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东三十四里故城村。东汉属巨鹿郡。西晋永嘉后废。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复置,属广平郡。北齐移治曲梁城(今永年县东南四十五里广府镇)。隋仁寿元年(601)

  • 登明墟

    即今广西平南县南平山镇登明村。清光绪 《平南县志》 卷4: 登明墟 “陆路离城一百二十里”。

  • 上雒侯国

    东汉改上雒县置,属京兆尹。治所即今陕西商州市。三国魏改为上洛县。东汉改上雒县置,治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属京兆尹。三国魏改上洛县。

  • 周公山

    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南五里。《寰宇记》 卷77严道县: 周公山 “在县东南畔,山势屹然,有龙穴,常多阴云。耆老传云: 昔诸葛亮征南,于此梦周公,遂立庙。州县以灵验。闻伪蜀乾德六年封显圣王之庙”。(1)在安

  • 新河庄渡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水阳江西岸新河镇。清嘉庆 《宣国府志》 卷12宣城县: 新河庄镇 “距城五十里”。

  • 谎粮台 (臺)

    在今北京城东南。《方舆纪要》 卷11顺天府: 谎粮台在 “府东南六里。相传唐太宗征高丽时尝虚设囷仓于此,以疑敌人”。

  • 西湖村

    在今湖北黄陂县西。《舆地纪胜》卷77德安府:西湖村“离孝感县九十里。俗传本朝太祖潜龙日,尝因渴索酒,饮村姥家,姥持酒以进,言‘榷禁甚严,此私酿,幸密之’。与金,不受。太祖贵时,宥西湖村酒禁,至今置万户

  • 乐至场

    在今四川乐至县。盛产盐,为盐场。民国设场知事。

  • 定川砦

    北宋庆历二年 (1042) 置,属镇戎军。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二十五里中河乡大营村黄咀古城。金省。

  • 景德镇

    ①北宋真宗景德中置,属浮梁县。即今江西景德镇市。为中国古代陶瓷业中心之一。素有 “瓷都” 之称。《方舆纪要》 卷85浮梁县: 景德镇 “水土宜陶。宋景德中置镇于此,因以景德为名”。旧与佛山、汉口、朱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