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波楼
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城上。北宋王禹偁《咏怀》诗序:“月波之名,不知得于谁氏,《图经》:故老皆无闻焉。”《明一统志》卷61黄州府:月波楼“在府治西北城上。……今改为汉川门”。
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城上。北宋王禹偁《咏怀》诗序:“月波之名,不知得于谁氏,《图经》:故老皆无闻焉。”《明一统志》卷61黄州府:月波楼“在府治西北城上。……今改为汉川门”。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南城宫内。《邺中记》 载: “圣寿堂北置门,门上有玳瑁楼。”
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五滧乡。《清一统志·太仓州》:五滧镇“在崇明县东。有县丞驻此”。古镇名。清初建镇,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五滧乡。清崇明县丞驻此。1938年建五滧乡。
即今陕西山阳县西北小河口镇。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山阳县:西乡有小河口(村)。集镇名。在陕西省镇巴县东部。属巴庙镇。人口300。以地处偏溪河与下渚河交汇处得名。产玉米、小麦、稻、茶叶、生漆、油桐。矿
①西晋太康元年 (280) 置,属荆州。治所在作唐县 (今湖南安乡县北)。后移治江安县 (今湖北公安县)。南齐移治孱陵县 (今湖北公安县西)。陈废。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渝州置,治所在巴县(今四
清顺治七年(1650)改玉林卫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北四十四里右玉城镇。雍正三年(1725)改置右玉县。清顺治七年(1650年)省玉林卫入大同右卫,改名右玉卫。治今山西省右玉县西北右玉。
清雍正间于原属甘肃省的西宁府 (今西宁市) 设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今青海省北部的青海厄鲁特和今青海南部的玉树四十九族土司地。1912年改设青海办事长官。1915年改置甘边宁海镇守使,管辖全部青海地区。1
又名彝休湖、阳宗湖。即今云南宜良、澄江、呈贡三县间之阳宗海。元至清称明湖。《元史·地理志》 阳宗县: “在本路西北 (按,婴为东北),明湖之南。” 《清一统志·澂江府》: 明湖“在河阳县东北。一名彝休
①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西西南部。开国君主是周成王弟叔虞,建都于唐 (今山西翼城县西)。春秋初期,晋昭侯封叔父成师于曲沃 (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形成分裂局面,后为曲沃武公所统一。晋献公迁都于绛 (今山
即今河南信阳县东北五十六里龙井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同治元年(1862)九月,李续焘“遂克龙井”。
即今河南光山县南泼陂河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 卷1: 同治三年 (1864) 五月十五日,“连陞驰抵拨陂河”。民国 《光山县志约稿》 卷1 《市集志》: 泼陂河集 “在城南五十里第六区旧泼陂河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