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曾潭

曾潭

即今江西南城县南六十里都军城。明置巡司于此。


猜你喜欢

  • 新浦

    即今江苏连云港市驻地新浦区。陇海铁路在此有支线东北通大浦。

  • 沈州

    渤海国置,后废。辽复置,治所在乐郊县(今辽宁沈阳市老城区)。以沈水而得名。辖境相当今辽宁沈阳市。元元贞二年(1296)改为沈阳路。

  • 卧这

    在今贵州大方县西。本明水西酋长卧这居处,故名。清康熙三年 (1664),贵州水西土司安坤反叛,吴三桂率师由乌西攻安坤于此。在今贵州省大方县西。清康熙三年(1664年),贵州水西土酋安坤叛乱,吴三桂率师

  • 弘圣寺塔

    又名一塔。在今云南大理市(下关)北二十六里,点苍山龙泉峰东麓,地处大理古城西南郊。为正方形十六层密檐式中空砖石塔,高43.87米。明杨慎游记,考之史传,为隋文帝时建。俗名阿育王塔。《清一统志·大理府》

  • 云龙甸军民府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云龙甸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云龙县西南四十二里旧州。泰定二年(1325)前改州。元初改云龙赕置。治今云南省云龙县西南旧州。元泰定以前改为云龙州。

  • 示衣坂

    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4正定府藁城县:示衣坂“在县西北三十里路侧。唐天宝末,安禄山陷藁城,常山太守颜杲卿以力不敌,至藁城迎见,禄山以金紫衣畀之,令仍守常山。杲卿归至中途,驻坂侧,顾长史袁

  • 定淮门

    明南京城门名。在清凉门西北。因面临秦淮河而得名。即今江苏南京城西北定淮门。20世纪50年代城门被拆除。

  • 隆康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永康县置,属普州。治所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大业初属资阳郡。唐武德二年 (619) 复属普州。先天元年 (712)改为普康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康县置,

  • 东兴堤

    三国吴筑,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与巢湖市相接。《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初,权黄龙元年迁都建业,二年筑东兴堤以遏湖水。后征淮南,败以内船,由是废不复修。恪以建兴元年十月会众于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

  • 武平镇

    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 置武平镇,属长汀县。即今福建武平县。五代王闽改置武平场。明嘉靖 《汀州志府》 卷1邑名: 武平县 “以其地坦夷,而人上武,故以名县 (镇)”。(1)古镇名。唐开元二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