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

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正北。清乾隆三十二年 (1767) 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形制建造。“普陀宗乘” 是藏语 “布达拉” 的汉译,故又有“小布达拉宫” 之称。建成之时,由伏尔加河流域返回祖国的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等人,也随各民族首领到承德觐见。庙内现存乾隆帝御笔 《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 石碑三通。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正北。普陀宗乘,为藏语“布达拉”的汉译,故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为清乾隆帝六十寿辰(乾隆三十五年)、皇太后八十寿辰(乾隆三十六年)接待国内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而建。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动工,历时4年有余,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形制营建。建成之时,由伏尔加河流域返回祖国的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等人,率众跋涉万里,也随各民族领袖到承德觐见,表现了当时举国团结统一的兴旺局面。建筑利用山势,自然散置,自南而北层层升高,极富变化。山门前有5孔石桥,门内建巨大碑亭,内有乾隆帝御笔《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石碑三通。亭北为五塔门、三间四柱七楼式琉璃牌楼。牌楼之后,殿阁楼台等建筑随地势前后错落。主体建筑大红台气势雄伟,高达42.5米,宽59.7米,有城阁凌空之感。红台中部是万法归一殿,重檐四角攒尖鎏金瓦顶,台东为落伽胜境殿,台东北的权衡三界亭和台西北的慈航普渡亭,均重檐金瓦,与万法归一殿、大红台的红墙白台、苍松翠柏交相辉映,庄严华丽异常。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陀宗乘之庙碑亭


猜你喜欢

  • 石坪邑

    即今云南石屏县。唐南诏属通海都督。宋大理属秀山郡。《元史·地理志》:“阿僰蛮据之,得石坪,聚为居邑,名曰石坪。”

  • 湘宫寺

    南朝宋建。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青溪北。《南史·虞愿传》: “ (宋明)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 ‘卿至湘宫寺未?

  • 苟漏县

    即苟屚县。 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石室县。《续汉书·郡国志》 作 “苟漏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越南河西省石室县。东汉属交趾郡。隋废。

  • 归朝县

    唐置,为羁縻归化州治。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西北洛满乡古州村。北宋庆历四年(1044)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西北古州。为归化州治。北宋庆历中废。

  • 天中山

    在今河南汝南县北三里。《方舆纪要》卷50汝阳县:天中山“亦名天台山。高止尺余,上土下石,以在天地之中,故名。自古考日景测分数,以此为正云”。又称天台山。在河南省汝南县城北。上土下石。《汝南县志》谓:禹

  • 安陆郡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析江夏郡置,属郢州。治所在安陆县(今湖北安陆市)。南朝梁为南司州治。西魏大统十六年(550)为安州治。北周大象初为郧州治。寻复为安州治。隋开皇初废。大业三年(607)复置。辖境

  • 唐林郡

    唐至德二年 (757) 改福禄郡置,治所在柔远县 (今越南义静省南境)。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部分地。乾元元年 (758) 改为福禄州。

  • 罗源场

    唐大中元年 (847) 析连江县 一乡置,属福州。故址即今福建罗源县。清道光 《罗源县志》 卷1: 罗源 “盖取罗川为名”。咸通二年 (861) 改置永贞监。唐大中元年(847年)析连江县置,即今福建

  • 龙台城

    即汉平昌故城。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魏书·地形志》平昌县:“有龙台山。上有井,云与荆水通。”《水经·潍水注》:“潍水又北径平昌县故城东,荆水注之。水出县南荆山阜,东北流径平昌县故城东。汉文帝封齐悼惠肥

  • 哆啰满

    即今台湾花莲县。清乾隆间范咸 《台湾府志》 卷2有 “哆啰满社”。连横 《台湾通史·开辟纪》: 明万历三十二年 (1604),“山田长政赴暹罗,途次台湾,于时日本人在台日多,或采金于哆啰满,或寄居小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