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慈县
隋开皇十三年 (593) 改多业县置,属普州。治所在今四川乐至县东北三十五里龙门场。大业初属资阳郡。唐武德初属普州。天宝初属安岳郡,乾元初复属普州。北宋乾德五年 (967) 废。
古县名。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以多业县改置,治今四川省乐至县东北,属资阳郡。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废。
隋开皇十三年 (593) 改多业县置,属普州。治所在今四川乐至县东北三十五里龙门场。大业初属资阳郡。唐武德初属普州。天宝初属安岳郡,乾元初复属普州。北宋乾德五年 (967) 废。
古县名。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以多业县改置,治今四川省乐至县东北,属资阳郡。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废。
雅鲁藏布江支流。在今西藏南部。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年楚河“后藏东北。水源有二:一出珠母拉木山,东北流;一出其东顺拉岭池,汇为一水,又曰章鲁河”。西北流经江孜、白朗等县,到日喀则市东入雅鲁藏布江。藏
①又名研石山、砚石山、石鼓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三十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曾在此山广筑宫室。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15:灵岩山“上有吴馆娃宫、琴台、响屧廊。山上有西施洞、砚池、玩月池”。山西南麓有南宋抗
明洪武八年 (1375) 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市。后废。
亦作濛州茶焙。北宋属剑浦县。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北。《元丰九域志》 卷9南剑州剑浦县: 有 “雷、大熟、濛州、游坑、汾常五茶焙”。
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张家湾南枣林庄。《元史·文宗纪》: 致和元年 (1328),上都兵也先帖木儿军破通州,燕铁木儿与 “战于檀子山之枣林”;又 《顺帝纪八》: 至正十八年 (1358),毛贵攻漷州,“至
金源部落之遗。分布在今吉林东南部长白山地区。主要有讷殷、鸭绿二部。明季为满洲所并。《清史稿·太祖本纪》:癸巳(1593)九月,叶赫“乃纠约扈伦三部乌拉、哈达、辉发,蒙古三部科尔沁、锡伯、卦尔察,长白二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龙乡县(今广东罗定县南)。隋废。②辽太宗置,治所在双城县(今辽宁铁岭县西南六十里古城子村)。辖境相当今辽宁铁岭县以西、法库县以南一带。金皇统三年(1143)废。辽太宗置,治双城(今辽
即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西南弥市镇。清光绪 《荆州府志》 卷4 《乡镇》: “弥陀寺市,在 (江陵) 县西南虎渡汛,距县七十里。江南里中最盛之地。”
在今江西泰和县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泰安县“云亭江”条下:牛吼江“在县西南。亦曰牛吼水。出永新县拔铁山,东北流合清江、蜀水、禾溪水、 上横江水,俱由县境入于赣江”。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南河坝场。明洪武五年 (1372) 改为葛彰葛商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永乐十一年(1413) 改属石阡府。清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石阡县西南葛彰司,属思州安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