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城侯国
亦作昌成侯国。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宣帝封广川缪王之子元为昌成侯国。即此。东汉永平初改为阜城县。《水经·浊漳水注》: “衡水又北径昌城县故城西。……应劭曰,堂阳县北三十里有昌城,故县也。世祖之下堂阳,昌城人刘植率宗亲子弟,据邑以奉世祖是也。”
亦作昌成侯国。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宣帝封广川缪王之子元为昌成侯国。即此。东汉永平初改为阜城县。《水经·浊漳水注》: “衡水又北径昌城县故城西。……应劭曰,堂阳县北三十里有昌城,故县也。世祖之下堂阳,昌城人刘植率宗亲子弟,据邑以奉世祖是也。”
在今四川南充市南十五里火花镇。《元史·赵匣剌传》: 蒙古中统四年 (1263),“宋刘雄飞以兵犯青居山旧府,匣剌与战于都尉坝,败之”。即此。
①南齐置,属马门郡。治所疑在今广西博白县境。后废。②隋开皇六年(586)置,属魏州。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大业初废。
亦称桑家坡。在今河南孟县东十四里。相传为五代晋桑维翰故里。民国 《孟县志》 卷10: “桑维翰为河阳书记,因家河阳,今桑家坡是。”
又名红柳河、无定河。即今内蒙古乌审旗南之无定河。20世纪20年代初,在大湾沟发现古人类化石,距今三万五千年,称为 “河套人”。50—80年代又在此地区发现人骨化石,定为 “萨拉乌苏文化”。
唐长安大明宫寝殿之一。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城北龙首原上。据《大典阁本图》在太液池北岸。《长安志》云“含凉殿在太液池南”恐误。
西汉置,为日南郡治。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广治西北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汉书·地理志》 日南郡西捲县:“水入海,有竹,可为杖。”三国吴赤乌十一年(248)地入林邑国,名为区粟城。西晋复置,属日南郡。南
今蒙古国乌布苏省吉尔吉斯湖及相连之艾拉格湖。《元史·世祖记》:至元二十五年(1288)六月,“海都将暗伯著暖以兵犯业里干脑儿”。按海都军越金山而东,其先锋所至之地应近金山。屠寄《蒙兀儿史记·海都传》
汾水支流。在今山西太原市北。《水经·汾水注》: 洛阴水 “出新兴郡,西流径洛阴城北,又西径盂县故城南。洛阴水又西径狼孟县故城南,洛阴水又西南径阳曲城北,其水西南流注于汾水”。《方舆纪要》 卷40太原府
亦名瓮溪关。明置,属荣经县。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2荣经县 “天险关” 条下: “又紫眼关在县西北三十里。昔有紫眼番人流寓于此,因名。”
即今湖南冷水滩市东北四十里黄阳司镇。明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