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日南郡

日南郡

①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在西捲县(今越南平治天省广治西北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水经·温水注》:“区粟建八尺表, 日影度南八寸, 自此影以南在日之南,故以名郡。”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北起横山南抵大岭地区。东汉属交州。三国吴赤乌十一年(248)移治朱吾县(今越南平治天省美丽附近)。西晋太康初移治卢容县(今越南平治天省广田县东香江、蒲江合流处),后复还治西捲县。东晋永和中迁治比景县(今越南平治天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南朝宋治西捲县,南齐以后废。”

②隋大业三年(607)改驩州置,治所九德县(今越南义静省荣市)。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地区。唐武德五年(622)改置南德州,八年(625)改为德州,贞观元年(627)又改为驩州, 天宝元年(742)复为日南郡,乾元元年(758)改为驩州。


(1)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南越置,治西倦县(一作西卷县,今越南广治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辖境约相当今越南中部,北起河静、广平省交界处横山,南抵富安省大岭。东汉属交州。永和二年(137年)后,郡境渐为林邑国所有,南界北缩。三国吴赤乌十一年(248年)移治朱吾县(今越南广平省美丽)。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移治卢容县(今越南承天—顺化省顺化)。后还故治。此后随林邑国势强盛,南界北缩,南朝齐以后为林邑国所并。(2)隋大业三年(607年)改驩州置,治九德县(今越南义安省荣市)。辖区约今越南义安省。唐武德五年(622年)改为南德州,八年改为德州,贞观元年(627年)又改为驩州。


猜你喜欢

  • 罗来州长官司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南。属八番顺元宣慰司。后废。

  • 幙山

    即今安徽泾县东北三里象山。下临幕溪。《方舆纪要》 卷28泾县: 幙山在 “县东三里。相传左难当与铺公祐相持于此,故垒尚存。其西有两峰最高,与县西响山相对,如门户然,为县治拱卫”。

  • 小镇安

    即今广西那坡县。清乾隆八年(1743)设土巡司于此。三十一年(1766)改设小镇安厅。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故镇安峒地。元时有镇安路,故此称小镇安。明永乐中分置土州,后废。清雍正七年(1729年)

  • 绕 (遶) 江站

    元置。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南。元《析津志》 天下站名有 “遶江”。

  • 湾溪堡

    ①在今湖南吉首市南。清同治 《乾州厅志》: “湾溪汛石城,嘉庆二年筑。”②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1麻阳县 “鸦剌关” 条下: “又湾溪堡,在县 (治今锦和镇) 西南。宣德六年,镇

  • 方陀县

    唐置,属羁縻驯州。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境。后废。

  • 东宁厅

    清宣统二年(1910)析绥芬府置,属吉林省。治所在三岔口(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三岔口朝鲜族乡)。1913年降为东宁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置,治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三岔口。1913年降为县。

  • 上京路

    金天眷元年(1138)置,治所在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正隆二年(1157)改名会宁府路,大定十三年(1173)复名上京路。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

  • 姜堰

    即今江苏姜堰市。《宋史·河渠志七》: 南宋绍兴四年 (1134),诏毁 “泰州姜堰……务要不通敌船”。《方舆纪要》 卷23泰州: 姜堰 “在天目山前,濒运河。北至西溪,通运盐以达上河”。古水利工程名。

  • 下蔡郡

    ①北魏太和十九年(495)置,属南兖州。治所在楼烦县(今安徽颍上县境)。辖境相当今安徽颍上、凤台、怀远等县地。北齐废。②东魏武定六年(548)改颍川郡置,属谯州。治所在黄城县(今安徽颍上县西南三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