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州卫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即今湖北恩施市。寻属湖广都司。清雍正六年(1728) 改为恩施县。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治今湖北省恩施市。辖境约当今恩施、五峰以西地。属湖广都司。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置恩施县。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即今湖北恩施市。寻属湖广都司。清雍正六年(1728) 改为恩施县。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治今湖北省恩施市。辖境约当今恩施、五峰以西地。属湖广都司。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置恩施县。
即今北京市通县东南三十里侉子店乡贾后疃村。1900年义和团在此烧毁天主堂。
①1913年改忠州置,属四川东川道。治所即今四川忠县。1928年直属四川省。②1915年改忠州土州置,属广西南宁道。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南东门镇西南旧城。1916年改为绥渌县。在重庆市中北部、长江左岸
1913年析大姚县置苴却行政委员,民国初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今四川攀枝花市南仁和街。1929年改为永仁县。
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六十里浔江北岸。明、清置巡司于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西北安平。明初于此置安平巡检司。
唐垂拱中置,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旧怀来(已没入官厅水库)。以城南有清夷水而名。长安二年(702) 为妫州怀来县治。后废。唐垂拱中置,治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怀来(已没入官厅水库)。因境内有清夷水,故名。后省
在今福建福清市南。《舆地纪胜》卷128福州《景物下》:玉融山“在福清县,今灵宝观。元(原)自石竹山,林真君骑虎上升之地,移于今所”。《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福清县:玉融山“在县治南五里,以山石融润而名
唐置,属安东都护府。治所在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市东南营城子)。后废。唐总章元年(668年)设安东都护府后置,治今辽宁省海城市东南营城子。属安东都护府。后废。
清宣统三年 (1911) 分敖汉旗置,属内蒙古昭乌达盟。驻东老府 (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东南乌敦套海镇)。1914年划归热河特别区,1928年属热河省。1940年与敖汉右旗等合并为敖汉旗。古旧旗名。清宣统
即今江西德兴县东北海口镇。地近婺源县界。《方舆纪要》 卷28徽州府婺源县: 海口隘 “在县南九十里,接德兴县界。往来要口也”。
隋开皇十年 (590) 改番禺县置,为广州治。治所即今广东广州市。仁寿初为番州治,大业初为南海郡治。唐初复为广州治。元为广州路治。明、清为广州府治。1912年移治佛山镇 (今佛山市),后属广东粤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