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庄渡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水阳江西岸新河镇。清嘉庆 《宣国府志》 卷12宣城县: 新河庄镇 “距城五十里”。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水阳江西岸新河镇。清嘉庆 《宣国府志》 卷12宣城县: 新河庄镇 “距城五十里”。
即大溪镇。今四川巫山县西南长江南岸大溪乡。清光绪《巫山县志》卷2:大溪镇在“县西南九十里”。在福建省屏南县东南部。面积178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代溪,人口 1850。以山青水绿名黛溪,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为清代自伊犁通往喀什噶尔要道。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土布河源出塔尔巴胡岭,岭南接善塔斯岭。多生野葱,亦葱岭也。初定伊犁时置善塔斯卡伦,以遏布鲁特。”
金大定六年 (1166) 置,属涿州。治所即今河北定兴县。元属易州。明属保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面积714平方千米。人口56万。辖4镇、12乡。县人民
在今浙江慈溪县西周巷镇。《清一统志·浙江统部》: 绍兴营设把总驻此。
在今广西桂林市东三里七星山。《水经·漓水注》: “漓水又南合弹丸溪,水出于弹丸山。山有涌泉,奔流冲激,山嵁及溪中有石若丸,自然珠圆,状弹丸矣,故山水即名焉。”
即今河南滑县东南高平镇。民国 《重修滑县志》 卷6: “高平集,距城六十里。”
即今广东珠海市东南海中担杆岛。明 《粤大记》 卷32广东沿海图作担竿洲。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13: 担竿山在 “(新安) 城东南二百五十里大海中,形似故名”。
隋开皇十三年(593)改蒙山县置,属邛州。治所即今四川名山县。《元和志》卷32名山县:“因县西北名山为名。”大业初属临邛郡。唐属雅州。明洪武十年(1377)废入雅州,十三年(1380)复置。清属雅州府
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 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属附见有沙鲁万户。《汉藏史集》(藏文版)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沙鲁(夏鲁)为藏地区(后藏)六个万户之一,其治所在
一名翠帷山。在今福建尤溪县西。明嘉靖《延平府志》 卷2 《山川》 尤溪县: 屏帷山 “在县治西。自贵人峰傍出,环县之西市,如屏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