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安洞

新安洞

一作洞口。在今安徽歙县西南约三十里。《新唐书·王雄诞传》: “歙贼汪华据郡称王且十年,雄诞还师攻之,华以劲甲出新安洞拒战。雄诞伏兵山谷,以弱卒数千斗,辄走壁。华来攻,壁中奋殊死,不可下。会暮还,雄诞伏兵已据洞口,不得归,遽面缚降。” 《方舆纪要》 卷28歙县: 汉洞坑 “或以为即洞口也……一云洞口在今绩溪县西南四十里,今谓之洞里,中多居民,深广几百里云”。


猜你喜欢

  • 仙人洲

    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南。《寰宇记》卷101建州建安县:仙人洲,“《建安记》云,郡西南大溪中,昔梅真人上升坠马于此洲, 故后名坠马洲”。

  • 共池

    春秋虞邑,在今山西平陆县西五十里上洪池、南洪池附近。《左传》:桓公十年(前702),“虞公出奔共池”。即此。古邑名。春秋虞国邑,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左传》鲁桓公十年(前702年):“虞公出奔共池。”

  • 洄澜亭

    在今湖北浠水县南。《明一统志》 卷61黄州府: 洄澜亭 “在蕲水县南兰溪岸。苏轼游此,见水盘旋,书二字于石壁,后人立亭”。

  • 都坪峨异溪蛮夷长官司

    明洪武六年 (1373) 改台蓬若洞住溪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二十五年 (1392) 废。永乐十二年(1414) 复置,属思州府。清乾隆间废。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二十

  • 大㖵喃国

    故地在今印度西南沿岸奎隆一带。即《岭外代答》和《诸蕃志》记述之故临国。明费信《星槎胜览》有“大㖵喃国”、“小㖵喃国”,其释文尽本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小啰南”条。《明史·外

  • 东峨州

    唐总章元年(668)置, 治所在峨石县(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一百里)。次年改为禺州。唐总章元年(668年)置,治峨石县(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二年改名禺州。

  • 靖县

    1913年改靖州置,属湖南辰沅道。治所即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1922年直属湖南省。1987年改设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由靖州直隶州改置,治今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驻地渠阳镇。1

  • 安平镇

    ①即今河北香河县西南安平镇。清于此设把总驻防。②即张秋镇。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明史·地理志》 东平州东阿县:“张秋镇在西南,弘治二年河决于此。七年十二月塞,赐名安平镇。”③清康熙元年(1662)

  • 油州

    南朝梁置,治所在淮南县 (今河南桐柏县境)。北周天和二年 (567) 并入纯州。

  • 闾关

    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明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