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兴镇

新兴镇

①北宋置,属宁陵县。在今河南宁陵县境。

②北宋置,属汧阳县。即今陕西千阳县西北二十里新兴铺。

③北宋置,属汉初县。在今四川武胜县西南。

④即新兴盐场。清置镇,属盐城县。即今江苏盐城市西北新兴镇。

⑤在今广西柳江县东南新兴村。明置巡司于此。


(1)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东南新兴。明置巡检司于此。(2)今镇名。(1)在河北省青县南部。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3.7万,回族占25%。镇人民政府驻新集,人口2290。原名辛集。1953年设辛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设辛集回族乡。1988年改镇并改今名。产小麦、棉花、玉米。特产金丝小枣。有农机修配、皮革加工、食品等厂。县回族中学驻此。京沪高速公路和青孝公路经此。(2)在辽宁省黑山县东南部。面积165.9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兴,人口900。因镇区形成聚落比较晚,故名。1956年设红旗林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设新兴乡,1995年改镇。绕阳河经此。主产玉米等。林业发达。有公路经此。(3)在辽宁省大洼县西北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坨子里,人口5870。 1953年设新兴农场时,取“新成立、兴旺发达”之意得名。1953年设新兴农场,1984年改乡,1995年置镇。主产稻。南西公路经此。(4)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西北部,东、东北临通榆河,南临皮岔河、新洋港。面积55.6平方千米。人口6.3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兴场,人口4100。汉为盐灶地,唐为盐城监属下九大盐场之一。因后起之兴,故名新兴场。1954年为潭南区,1956年并设新兴区,1958年改新兴公社,1983年改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电机、特种橡胶、化工、给水设备、服装、食品、煤渣砖等厂。新长铁路、204国道经此。通公共汽车。(5)在安徽省涡阳县北部。面积93.5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兴集,人口3920。原名灵奶奶庙,后演化为“龙奶庙”、“龙庙”。抗日战争时期为新四军第四师师部驻地。彭雪枫牺牲后,曾改雪枫集。1949年设雪枫乡,1958年改公社,1963年改新兴公社,1983年复设乡。1992年大曹乡、大李乡并入设新兴镇。产烟叶,为涡北烟草集散地。有鱼苗场、砖瓦厂、皮鞋厂等。涡永公路经此。纪念地有新四军第四师师部旧址、新兴革命烈士陵园、彭雪枫德政碑。(6)在山东省苍山县南部。面积81.4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西新兴村,人口4000。西新兴村建于元大德年间,因与东新兴对应而得名。1950年属兰陵县青山区,1953年划归苍山县。1958年建新兴公社,1984年建乡,1998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高粱、花生、棉花等。有砖瓦、水泥预制件等厂。是1947年1月鲁南战役中心战场旧址。(7)在四川省彭州市中部。面积31.5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海窝子,人口2500。是彭州山区“三河七场”之咽喉重镇。1952年设新兴乡,1958年为新兴公社。1963年析置新兴镇,1983年社改乡。1985年镇乡合并置今镇。土特产有热萝卜籽、棕片、核桃、板栗、五倍子等。有煤炭、建材、服装、食品、酿造、汽修等业。驻有成都市立德粉厂。彭北铁路、成彭公路经此。镇北太平寺为古蜀王鱼凫祠旧址。(8)在海南省屯昌县北部。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兴,人口1500。清同治九年(1870年)建圩。取雅义。属琼山县第六区。1948年从琼山县划归新民县。1952年新民县改为屯昌县,属屯昌县第一区。1958年属东风公社;同年12月屯昌县与定安县合并为定昌县,新兴属定昌县。1961年新兴改属屯昌县,同年从东风公社分出成立新兴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改镇。产稻、甘薯、花生、甘蔗、橡胶等。有造纸、农械、牛奶、榨油等厂。是屯昌、澄迈、定安三县物资集散地。24国道经此。(9)在四川省双流县东部。面积38.1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兴场,人口6000。镇以驻地名。明建半边街,后毁。清代重建,故名。1949年为新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2000年建镇。产花生、葫豆。特产茉莉花。有制茶、酿造、粮油加工、运输等企业。(10)在陕西省三原县西北部。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兴,人口1930。原名孙村,明、清设铺驿名孙村铺。1933年新设集镇,取“兴旺昌盛”之意更今名。1949年设新兴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7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和烤烟。有食品加工、砖瓦等厂。有公路通城关镇。(11)在甘肃省甘谷县中部、渭河北岸。面积61.4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姚家庄,人口8800。以陇海铁路通达,促使工商业初兴而命名。1949年为新化乡,1953年更名新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改置镇。盛产苹果、蒜薹。有水泥、建材等厂。甘谷油墨厂颜料分厂、石棉制品厂设此。陇海铁路、泾甘公路经此。镇南有渭河大桥联接城关镇。


猜你喜欢

  • 牙母鲁克池

    即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清《西藏图考》卷1载《西藏全图》作“牙母鲁克海”。藏语意为碧玉、草原之湖或上部牧区碧玉湖。

  • 长赤县

    1933年6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长池场(今四川南江县西南长赤镇)。1935年初废。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3年由四川省南江县西南部析置,治今南江县长赤镇。县以镇名。1935年春红军北上后撤销,仍并

  • 武陵县

    ①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东汉废。三国魏复置,属上庸郡。南朝梁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属房州。贞观十年(636) 废。②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改临沅县置,为朗州治。

  • 宝珠洞

    在今北京市西山八大处中第七处。位于平坡山顶。有正殿一座、配殿两座,殿后有岩洞,宽广约5米。因洞为砾石胶结岩,形如黑白两色的珠子粘合在一起,故名 “宝珠”。洞前有敞亭,名眺远亭。明 《帝京景物略》 卷6

  • 蒙阴县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十五里大城子。县在蒙山之北,因名。东汉省。三国魏复置,属东莞郡。移治今蒙阴县东南十里公家城。西晋属琅邪郡。南朝宋废。东魏复置,北齐废。元皇庆二年 (1313)

  • 乌延城

    ①又名乌城、乌水城。在今陕西横山县南。《新唐书·地理志》 朔方县:“长庆四年,节度使李祐筑乌延……等城于芦子关北,以护塞外。”《宋史·夏国传下》:元丰五年(1082),“沈括请城古乌延城,以包横山,使

  • 钟 (鐘) 山

    ①即钟台山。在今湖北咸宁市东南六十里。《清一统志 · 武昌府》: 钟台山 “一名钟山。……裴子野 《宋书》: 永嘉元年,钟山洪水,有钟自山流出。因名”。②在今广西钟山县城中。《方舆纪要》 卷107富川

  • 弋阳郡

    ①三国魏文帝置,属豫州。治所在弋阳县(今河南潢川县西北十二里隆古集附近)。辖境相当今河南淮河以南、竹竿河以东、灌河以西地。南朝宋属南豫州。南齐属豫州。北魏属东豫州。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属光州,治北

  • 大宁寨

    ①即大宁城。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明洪武十四年(1381)封子朱权为宁王于此。《方舆纪要》卷18大宁卫:“(洪武)二十年,命宋国公冯胜等征纳哈出,谕令据大宁塞分兵列戍,以控制之。胜遂筑大宁、宽河、

  • 太仓县

    1912年降太仓州置县,属沪海道。治所即今江苏太仓市。1993年改设太仓市。旧县名。1912年改太仓州置,治今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1993年撤销,改设太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