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乐县

新乐县

①三国魏置,属乐陵国。治所在今河北南皮县东南。北魏废。

②西晋元康五年 (295) 置,属江阳郡。治所在今四川江安县西。后废。

③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定州。治所在今河北新乐市东北承安镇。《元和志》 卷17新乐县:“取新乐故城为名。” 大业初属博陵郡。唐属定州。宋属中山府。明属定州。清属正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58年迁治长寿镇,即今治。1992年改设新乐市。

④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海州。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南。六年 (623) 改为祝其县。

⑤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燕州 (后改泰州)。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十八年 (644) 后废。


(1)古县名。三国魏置,治今河北省南皮县东南。属乐陵国。北魏时废。(2)古旧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新市县置,治今河北省新乐市马头铺西。唐至德元载(756年)徙治今新乐市东北承安铺。隋、唐属定州,北宋属中山府,明属定州,清属正定府。1958年迁治东长寿(今长寿镇)。1992年撤销,改设新乐市。


猜你喜欢

  • 钟 (鍾) 陵桥

    元大德中建,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五十五里钟陵乡。

  • 宏圣寺

    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清一统志·大理府》:宏圣寺“在太和县(今大理古城)西南十三里苍山七峰之麓。中有一塔最高, 名一塔寺。明杨慎《游记》:考之史传,为隋文帝时建。俗名阿育王塔”。

  • 疏勒国

    西域古国名。疏勒,又作疎勒、竭叉、沙勒、佉沙、室利讫粟多底、伽师祗离、乞思合儿、可失哈耳、可失哈里、合失合儿、乞失哈里、哈实哈儿、哈失哈等。汉时王治疏勒城(今新疆喀什市一带)。属西域都护。唐贞观初,建

  • 闾关

    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 石牛潭

    ①在今湖北通山县东。《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石牛潭“在通山。后唐南米仓米耗大半,占者曰,此石牛所啖,因凿其颐, 自是米不复耗”。《方舆纪要》卷76通山县:石牛潭在“县东五里。有石涧六十里,下流入于长

  • 渤州

    唐渤海国置,属龙泉府。治所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海林二市地。辽废。渤海国置,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东北、牡丹江东岸,或今林口县西北三道通古城。属上京龙泉府。辽废。

  • 杜浔镇

    即今福建漳浦县南四十里杜浔镇。清有把总驻守。在福建省漳浦县西南部、金岗山南麓。面积139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正阳,人口2.1万。原名衽阳,清康熙间以地临水边又林茂地沃改今名。1958年

  • 洪雅县

    ①北周武帝时改齐乐县置,属齐通郡。治所在今四川丹棱县。《元和志》 卷32洪雅县: “县西有洪雅川,以名县。” 隋开皇十三年 (593) 改为丹棱县。②隋开皇十三年 (593) 置,属嘉州。治所即今四川

  • 通庆城

    北宋置,属鄜延路。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

  • 镂方县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阳德之间。西晋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阳德二郡之间。属乐浪郡。西晋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