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敦煌石室

敦煌石室

旧名莫高窟,俗名千佛洞。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十里鸣沙山东麓。清光绪庚子 (1900) 王(圆录) 道士在扫除积沙时,发现一石室 (藏经洞),内藏书卷极富,从西凉建初元年 (405) 至北宋至道元年 (995) 文物四万多件。除汉文外,有藏、梵、于阗、龟兹、粟特、突厥文等,其中手写本最多,也有雕板印刷及拓本,内容涉及经济文化多个领域。从1907年起,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桔瑞超、俄人鄂登堡、美人华尔纳等先后至此,择好者捆载而去。大量文物被盗窃后,残存仅八千余经卷、文献,藏于今北京图书馆。近人据伯希和所得本印行者,出版有 《敦煌石室遗书》、《鸣沙石室古佚书》 二种。莫高窟于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地里城

    亦作地理城。即今安徽阜南县南三十里地城镇。明正德《颍州志》卷1:地理城“在州南一百一十里汝水阳。相传元至顺壬申,同知归旸请添置县,名颍水。今寺基故城隍庙也。至正辛卯,刘福通作乱,流劫乡村,破烧县治,遂

  • 宛阳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17 《后赵录》: 建武六年 (322),“季龙如宛阳,大阅于曜武场”。即此。又称阅马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漳河南岸,邺县故城西。十六国后赵曾于此括民马、大

  • 竹王祠

    亦名竹三郎庙。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南三十里凤山镇。清陈鼎《黔游记》:“竹王祠在杨老驿,去清平县三十里。三月间香火极盛。相传汉时夜郎女澣于遯水,忽有巨竹三节上流浮下,中有儿啼声,剖得一男,育之。及长有材武,

  • 青海省

    清雍正间于原属甘肃省的西宁府 (今西宁市) 设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今青海省北部的青海厄鲁特和今青海南部的玉树四十九族土司地。1912年改设青海办事长官。1915年改置甘边宁海镇守使,管辖全部青海地区。1

  • 博螺山

    在今云南玉溪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115新兴州引 《滇纪》: “自州境出博罗、龙马诸山,道宁州入蒙自县界。”

  • 善和镇

    在今甘肃镇原县西南。《资治通鉴》: 唐武德六年 (623),“突厥陷原州之善和镇”。即此。

  • 这齐林噶珊

    亦作这乞林。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侧库鲁河口南岸。清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枯鲁河注入黑龙江处有“这乞林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吉林通志》卷17:混同江北岸, 东至海

  • 田头墟

    即今江西宁都县南三十里田头乡。清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4有田头墟。

  • 木头城子

    即今辽宁朝阳县西南一百十里木头城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热河省朝阳县:“木头城子位于大凌河左岸,距县市九十五里。”

  • 留庄隘

    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刘庄冶村。《清一统志·绛州一》: 留庄隘 “在闻喜县东南七十里中条山。南通垣曲县,北接绛县冷口谷,东西二山之间,断壁千仞,激湍横流”。金代于此置刘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