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招义县

招义县

①东魏武定七年 (549) 置,属淮阳郡。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后废。

②北周改睢陵县置,为济阴郡治。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女山湖镇 (原名旧县)。隋大业初改为化明县。唐武德七年 (624) 复名招义县,属濠州。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改为招信县。

③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罗州。治所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北七十里。以招义山为名。天宝元年(742) 改为幹水县。


(1)唐武德五年(622年)析石龙县置,治今广东省廉江市西北。属罗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干水县。(2)隋大业元年(605年)改昭义县为化明县,唐武德七年又改为招义县。治今安徽省明光市东北。属濠州。北宋乾德元年(963年)改属泗州,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为招信县。


猜你喜欢

  • 便水驿

    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七十里便水市。明置驿,清改置巡检。

  • 胜休县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江川县北二十六里龙街。王莽时改名胜僰。三国蜀复名胜休,属建宁郡。西晋武帝时属兴古郡,永嘉五年 (311) 属梁永郡。南朝梁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

  • 白茅山

    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北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庐江县有白茅山。《清一统志·庐州府一》:白茅山“亦名白茅岭。路达舒城”。

  • 合阳驿

    在今四川合川市东。《方舆纪要》卷69合州:合阳驿“在州治东。水驿也。舟楫往来,此为必经之地”。

  • 新抚

    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南六十里古城乡。清雍正十三年 (1735) 设新抚巡司。民国初设新抚县佐。1950年改名古城。

  • 九州戎

    在今豫西、渭南群山中。《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520),“晋籍谈、荀跞帅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师,以纳王于王城”。

  • 宣义郡

    北魏孝昌中置,为襄州治。治所在北平县(今河南方城县东南)。后改为北南阳郡。北魏孝昌中置,治北平县(今河南方城县东南)。后改名北南阳郡。西魏废。

  • 统关城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北齐书·斛律光传》: 武平元年 (570),光救宜阳,屡破周军,“置筑统关、丰化二城,以通宜阳之路”。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北齐天统五年(569年)斛律光救宜阳,屡破周军,筑统关、丰

  • 渔阳郡

    ①战国燕置。《史记·匈奴传》: “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秦汉治渔阳县 (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河北滦河上游以南,蓟运河以西,天津市海河

  • 白泉军

    唐开元五年(717)郭知运置,在今青海乐都县东北。宝应元年(762)陷于吐蕃。唐开元五年(717年)郭知运置,治今青海省乐都县东北。宝应元年(762年)后没于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