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侧渡
在今西藏拉孜县西北查邬竹卡。藏语“查邬” 意为刺树沟,“竹卡” 意为渡口。《清一统志·西藏》 称: “拉侧渡,在章拉侧城西南。” 是拉孜至昂仁、阿里过雅鲁藏布江的渡口。
在今西藏拉孜县西北查邬竹卡。藏语“查邬” 意为刺树沟,“竹卡” 意为渡口。《清一统志·西藏》 称: “拉侧渡,在章拉侧城西南。” 是拉孜至昂仁、阿里过雅鲁藏布江的渡口。
即今湖南望城县东南捞刀河。《方舆纪要》 卷80长沙府 “新康河” 条下: 涝塘河 “在府北十五里。亦湘水支流也。商舟泊焉”。河北岸即涝塘河市。
元至正二十四年 (1364) 朱元璋改中兴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江陵县 (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洪武九年 (1376) 属湖广布政司。辖境约当今湖北巴东、长阳县以东,监利县以西,远安,枝江
亦作均镇。即今江西兴国县西五十里均村乡。清设均村汛于此。
即今河北易县西南九十里管头镇。清《畿辅舆地全图》 易州图: 西南有南管头村。民国有县佐驻此。
土尔扈特西旗的简称。清置,属土尔扈特部。在今青海玛多县东北境。《清史稿·地理志》 西旗:“牧地在阿屯齐老图,有阿勒淖尔泊。东至衮阿尔台,南至黄河,西至哈尔古尔希立,北至库克乌苏唐素楞。”
即今湖南怀化市。旧属芷阳县,清时县丞驻地。
在今福建光泽县西南杉关。《清一统志·邵武府》:大寺寨巡司“在光泽县杉关。宋置在县西北小和山。元至正二十五年,迁于止马市。明洪武三年,移置于关东”。
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西华县南。西晋初废。永康元年(300)复置,属颍川郡。东晋改属陈郡。北齐废。隋大业三年(607)改鸿沟县复置,属淮阳郡。治所即今西华县。唐初废。景云元年(710)改箕城县
西汉文帝二年 (前178) 改河间郡置,治所在乐成县 (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辖境相当今河北献县及泊头市等地。东汉初并入信都国,永元二年 (90) 复置。辖境扩大,相当今河北雄县及大清河以南,南运河
在今广西藤县西南六十里。《明史·地理志》: 藤县西南有驿面巡司。后废。